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揭开“品牌公司”的盖头

2002/9/11 0:00: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像近年来夏季的天气一样,我国啤酒市场上的竞争也一直是“持续高温”。竞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催生了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奏响了多品种、多风味、多档次、高质量的市场进行曲,而同时在竞争中也出现了一些跑了调的音符。“品牌公司”及其产品就是一例。

  所谓“品牌公司”,是指生产与经营由各自独立的法人单位分别运作的模式。其中创品牌的公司往往只虚设一块招牌,并无生产实体,质量控制或者质量监控行同虚设,只负责把产品推向市场;而作为啤酒的灌装厂,因为有别人的品牌做门面,因而对产品质量缺乏责任心,往往敷衍了事,最终使产品质量处于失控状态。

  “品牌公司”最突出的问题是产品的质量责任不明确,因而导致产品质量十分低下——

  2001年第2季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50个啤酒生产企业51个产品的监督抽查,总抽样合格率为80.4%。其中抽查了4种“品牌公司”的产品,结果不合格品占了3种,而且每个不合格品皆为同次抽查中发现的质量最差的——各有两个不合格项,其中一种由长春雷克特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雷克特纯生干啤,浊度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不合格,菌落总数超过标准规定值3倍多,是近10年啤酒国家监督抽查中惟一一个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产品。

  今年第2季度啤酒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共抽查了5种品牌公司的产品,不合格品占了4种,合格率同样低下。其中一种标称为“美国艾森威纯生啤酒”的10°听装啤酒,标签上印有“美国艾森威(ASNWEI)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字样,多处印有USA.ASNWEI BEER等英文标识很容易被消费者误认为是来自美国的舶来品,但仔细一看,才知这是由河北某啤酒厂灌装的产品。它尽管外包装印制精美,但如果用螺丝刀在它的罐壁上轻轻一划,罐内啤酒立刻会喷涌而出,因为它的易拉罐壁厚竟如同铝箔,“二氧化碳”和“浊度”两项技术指标不合格的抽查结果让这个纯属子虚乌有的“美国品牌”露出了原形。标称由青岛恒大啤酒公司生产的“2008恒大啤酒”(10°,345ml,听装,2002年3月6日生产),易拉罐印刷得颇为精致,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漂亮的罐内装的竟是质量极差的酒液——其“二氧化碳”含量是2002年第2季度啤酒质量抽查中最低的,其“浊度”却又是最高的,达到了2.16EBC大大超过了标准规定的1.5EBC,两个关键项目的检验结果均创下了2000~2002年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记录的“新高”。而为青岛恒大啤酒公司罐装啤酒的河北中都啤酒厂,此次被抽查的中都啤酒(11°,630ml2002年3月27日生产),虽然质量平平但是为合格品。后一例中两个出自同一个生产厂的产品,生产日期相近但质量却截然不同,这为“质量责任不明确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提供了鲜明的例证。

  分析“品牌公司”的类型,可见以下3种形态——

  类型一:“品牌公司”无生产实体,只负责创品牌、搞营销,委托其他啤酒厂生产。今年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了3个这样的“品牌公司”。其中北京豪爵啤酒有限公司是一个饮料厂,它到河北中都买酒后出售。2001年的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一个“品牌公司”更具典型性:其标注的生产厂在湖北洪湖,其实啤酒是在河南某厂生产罐装的,而其经营实体则在北京,其质检处长竟然在北京办公,生产、营销、注册地三剥离。

  类型二:“品牌公司”有罐装饮料的能力,从啤酒厂购置散酒罐装销售啤酒。2001年第2季度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山东德州中普食品有限公司即为此例。该公司是生产碳酸饮料的私营企业,不知啤酒生产、罐装设备与技术与饮料生产有很大出入,就以饮料生产功底买散酒“生产”啤酒,结果其标称“美国口味”的红牛王啤酒成了起不了泡、而且浊度超标的不合格品。

  类型三:啤酒企业将酒液连同品牌交由其他食品公司罐装并营销;或者是在近几年啤酒行业“兼并重组”中被淘汰出局的原有企业部分人员,为了自身的生存,继续利用未被注销的原先有影响力的品牌,请一些啤酒生产企业灌装生产。2001年抽查中发现的酒精度与原麦汁浓度两项指标不合格的广东省江门市百事达啤酒厂生产的百事达啤酒,据企业称就是由佛山的一个食品公司封装经销的。今年的抽查中又发现了这种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某企业虽然早已被兼并,而其产品却由别人以“代鸡下蛋”的方式继续生产并流通于市的原因。

  凡此种种,“品牌公司”的形式虽然不一而足,但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却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此外,“品牌公司”产品还常常以模仿名牌产品称谓及其包装,或者模仿洋品牌称谓及其装饰等加以粉饰,以求赢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赏识。

  从市场发展状况来看,目前“品牌公司”有愈演愈烈之势,啤酒销售网点上此类产品已屡见不鲜,而且清一色地低价格倾销。它们的产品总量虽然不大,但由其构成的价格、质量、税收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却不可等闲视之。如果有关部门对“品牌公司”的运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规范,将势必酿成对啤酒行业的不良冲击。 (记者 张建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