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饮料市场:争夺“牛饮者”

2002/9/17 0:00: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饮料行业在近几年的变化可以说非常突出,除了包装上的变化以外,新的品牌不断涌现,新的口味令人难以取舍,品种分类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没有了统一明确的标准。但从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饮料行业仍然以碳酸饮料、瓶装水(包括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等)、果汁饮料和包装茶饮料四大类型为主导,行业竞争也仍是围绕这四大市场展开的。

  据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01年1至10月软饮料总产量为1463.14万吨,瓶装水608.1万吨,碳酸饮料470.04万吨,其他284.92万吨;与2000年相比,软饮料增长率为12.02%,其中瓶装水同期增长25.5%,碳酸饮料同期增长8.6%,预计茶饮料增长率为62%以上。

  扩大缘于原有消费群的消费增长,而非新群体的加入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全国读者调查(CNRS)”的结果显示,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全国36城市四大饮料的总体渗透率为80.68%,碳酸饮料的渗透率为71.41%,瓶装水为56.45%,果汁饮料35.12%,包装茶饮料30.73%。从与2000年的对比图中可以发现,瓶装水和碳酸饮料的消费人群略有减少,果汁饮料和包装茶饮料的消费人群有所增加,而总体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增长。这表明饮料市场容量的扩大主要缘于原有消费群在消费频次和消费量上的增长,而非新的消费群体的加入。

  不同饮料消费者特征各异

  从CNRS的数据看,年龄较低、收入中等以上是饮料消费者的共有特征,但对于这4类饮料来说,又各有不同:

  首先,碳酸饮料的消费群体最为广泛,在55~64岁的人群中也达到了57%的渗透率,因此从人口统计特征来说,碳酸饮料的消费群与其他饮料消费群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瓶装水在男性消费者中的渗透率相对更高;果汁饮料消费者则在女性、高收入、高学历等特征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而近来最为流行的包装茶饮料更受25~34岁年龄段人群的欢迎。

  其次,从消费心理来看,碳酸饮料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并希望得到认同;瓶装水消费者更注重自我感受;果汁饮料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比其他消费者更高;包装茶饮料消费者属于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一群。

  再次,从地域特征来看,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碳酸饮料的渗透率比较低,如温州(58%)、海口(51%)、贵阳(42%);北方一些城市瓶装水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如天津、沈阳、石家庄、太原等;收入较高的深圳、大连等城市,喝果汁饮料的比例也相对更高;而一些西部城市如乌鲁木齐、兰州,有更多的人喜欢喝包装茶饮料。

  碳酸饮料、瓶装水地位依然巩固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寻找不同类型饮料消费群体之间的差异。例如,根据央视市场研究“2001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NCS)”的结果,碳酸饮料和瓶装水的消费频次要高于果汁饮料和包装茶饮料的消费频次。这也表明,尽管包装茶饮料在2001年出现了销售异常红火的景象,甚至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饮料发展的新时代”,但要真正取代碳酸饮料和瓶装水的地位,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而果汁饮料所蕴涵的天然、健康的概念,虽然已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但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

  NCS数据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通常是在家里喝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而喝包装水则更多是在路上,在街边,或者外出旅游、郊游、逛公园的时候用来解渴,也有很多人在运动场所运动之后,会选择喝瓶装水来为自己补充水分;餐饮场所是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另一大消费场所;包装茶饮料的消费场所与瓶装水较为相似,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家里喝包装茶饮料的人也属多数。

  总结

  碳酸饮料:小企业的机会在寡头占有率低的市场

  对于碳酸饮料市场,其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前4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和CR4>80%(数据来源:NCS2001年),市场结构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特点,即市场竞争主要是寡头之间的竞争(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小企业要想进入和发展很有难度。作为寡头企业,应当密切关注其他寡头的市场动作,采取领先或跟进的策略;而小企业可以将重点放在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寡头品牌发展指数相对不高的地方市场上。

  由于消费者在饮料产品的选择上首要考虑的因素依次为口味、品牌和价格,因此在产品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应当特别注意培养品牌的个性化,树立和维护独特的品牌形象。在促销方式上选择“加送容量,价格不变”等较能体现实惠的方式,对消费者,尤其是对重度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更强。

  瓶装水:不妨设计便于携带和适合不同场合的包装

  对于瓶装水市场,虽然其CR4也超过了50%,但品牌数量非常多,NCS中涉及品牌就在200个以上,尤其是地方性小企业占到绝大多数,而规模经济的企业数量较少,行业进入壁垒并不高,因此瓶装水市场还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应当采取集中一点的产品战略,突出产品差异,在部分市场上取得优势后逐步稳固市场地位。

  在细分市场的选择上可以继续

  保持区域市场的优势,同时,由于瓶装水的类别细分已经非常多了,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与其在类别和口味细分上多下工夫,不如根据瓶装水的饮用场合的特点,设计更便于携带和适合不同场合单次饮用量的包装,效果更佳。

  对于果汁饮料市场,女性化的品牌形象和天然、健康的品牌概念已为众多消费者和企业所认同,如“汇源”的“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如“统一”的“多喝多漂亮”,以及梁咏琪代言的“(康师傅)鲜的每日C”,无不体现了这些特征。根据NCS的调查结果,果汁饮料市场也呈现除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要想创造品牌的独特差异,还应该站在产品功能定位的角度上开拓新思路。比如,迎合女性消费者对口味、口感的享受型需求等。另外,推出系列化产品(纯果汁、果汁饮料、水果饮料)能够满足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开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系列,更能吸引大量中间阶层的消费者,达到扩大消费的目的。“大湖”推出的“大湖明朗”系列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品牌的渗透率,逐步占领各细分市场。有专家预测:如果果汁饮料能够实现大众化的价格和多样化的口味,那么它将掀起继“碳酸饮料———矿泉水———茶饮料”之后的第四波饮料行业的浪潮。

  包装茶:应做更大容量包装,并在餐饮场所使力

  对于包装茶饮料市场,目前还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企业会有一定起伏,如“旭日升”在市场上的迅速衰落和“康师傅”、“统一”的迅速崛起。由于包装茶饮料还是个新兴市场,因此市场容量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扩大包装茶饮料的消费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针对50%以上在家中饮用的特点,推出更多大容量包装的系列产品,二是在铺货方面加强与餐饮场所的合作,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余地。另外,在促销方式上可以采用“抽奖类”的促销方式,对于茶饮料的消费者来说会更富乐趣。近期,“康师傅”茶饮料开展的“开瓶见喜,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正对了消费者的口味。(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袁恒)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