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黑龙江学生奶起步难

2003/1/24 0:00:00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2002年2月5日,春节前夕,黑龙江省畜牧局奶类项目办公室将修改后的《黑龙江省“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呈报省学生奶饮用奶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几乎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有三家乳品生产企业被批准为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但时至今日,又一年春节将至,黑龙江省的学生仍然没能喝到“学生奶”。

  记者曾数次走访相关企业,企业说要等政府下文件通知。打电话到省教委询问,得到的答复总是“快了,再等几天”。有关部门为何迟迟“不发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方方面面都有许多忧虑和难言之隐。

  十六大前夕,上海学生奶市场的一起事故,令这个在全国推广学生奶最好的“样板城市”一下子成了各地方的“风向标”。据了解,目前上海学生奶仍未“解禁”。黑龙江省先等等再说的说法,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记者在对业内有关人士的采访中感觉到,每一个来自其他地方的、类似的负面消息,对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影响都很大。

  最近,有报道说,学生喝牛奶拉肚子并不一定就是奶的质量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学生患乳糖不耐症所致,中国人患此症的比例相当大。这类学生喝牛奶拉肚子也许不是第一次,但由于在学校集中喝牛奶时出现症状,使事情本身的影响被“放大”了。目前,我国对学生乳糖不耐症的诊断及低乳糖奶的推广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反映出“学生奶”推广系统还有待完善。

  学生奶工程与前两年推广的学生豆奶工程相比,缺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企业也无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完全靠市场手段经营。

  由于推广学生奶等于开辟新的市场,进入成本较高且无“量”的保证,所以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由于“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要求企业的工艺、设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均达到较高水平,获得这一称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会使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值,所以被认定的定点企业不做还不行,有的即使赔钱也干。 先前曾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做学校市场虽然赔钱,但就算做广告了,可以培养潜在的忠诚消费者。但记者在企业中还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奶类产品是快速消费品,在这一领域,由于产品趋于同质化,使顾客的选择余地增大了,品牌忠诚度不如过去高了,忠诚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多干多赔,对回报的期望值并不高。

  另外,企业认为来自学校的阻力不小。一是费用不低,二是学校积极性不高。据记者了解,目前哈尔滨的中小学校内大部分都有小卖店。有些小卖店实际是由教职人员暗中经营或从中牟利。学生奶进入学校无疑会影响其生意。而且“出事”之后,学校也会受牵连,所以某些学校也对学生奶进校,人为设卡或提高门槛。企业觉得难度大,只好另谋出路。目前黑龙江金星乳业已到广东、河南、山东、北京等地推广学生奶,完达山乳业已获得上海学生奶市场的准入证,连品种及包装物的设计都已完成。

  学生奶工程是一项“阳光”工程,然而方方面面如此“心事重重”,“好事”怎能不“多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