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专家建议修改有关标准 关注配制酱油中的有害成分

2003/7/31 0:00:00 来源:北京晚报
  这些年,有关酱油的安全卫生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其中三氯丙醇超标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这样的酱油不仅不能出口,在国内市场上也该受到控制。业内人士对没有把三氯丙醇限量指标写入有关标准痛心疾首,因此,建议进一步修改相关标准,将三氯丙醇限量指标作为判定酱油合格与否的一项。

  有关专家介绍,酿造酱油中不含三氯丙醇,但配制酱油就很难保证。由于部分企业的 工艺水平达不到要求等原因,配制酱油中添加的酸水解植物蛋白液,通常会产生三氯丙醇超标的现象。国内外毒理数据显示三氯丙醇具有致癌作用。

  据悉,2001年颁布实施的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个标准中,仅仅在配制酱油的原料———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标准中对三氯丙醇含量做了强制性的限量规定。

  但是,许多企业急功近利,钻标准空子,只为降低产品成本,往往在配制酱油中大量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充当成配制酱油。按照现行的配制酱油标准,没有三氯丙醇限量指标,造成的结果是,即使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三氯丙醇超标,也无法确切判定其产品为不合格。更有甚者,个别企业为谋取暴利,明明是含有三 氯丙醇的配制酱油却标称“酿造”,欺骗误导消费者。

  7月17日,有关人士向中国调味品协会和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建议,尽快修订酱油标准,在酿造和配制酱油两项标准中加入三氯丙醇限量指标,作为判定酱油合格与否的一条强制性项目,从根本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