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苏东坡的食品

2003/8/26 0:00:00 来源:生活报
  杭帮的菜馆里,几乎都有“东坡肉”应市,被视为特色之一,虽然烹饪手段高下不同,有的仅领其名而已。苏轼的食名,恐怕大过他的文名,这是老先生始料未及的罢?试想倘非他的名声所及,今天谁还会端一碗红烧肉待客!时风尚生猛海鲜及野味素菜,“肉食者”早已称“鄙”了,但在此之前冠以“东坡”美名,食者便不得不由仰慕到动箸了。苏轼生前自称“老饕”,自嘲之外也还有自许的意思。但他的“档次”若以今人的眼光看去,实在不高。即以“东坡肉”来说,便在那时,也是“富者不肯吃”的东西,而苏轼在饮食文化上的功绩,我看正是提升了这种在宋代一些州县“价贱等粪土”的食物,作为一个名士,这须有襟怀。

  我还注意到苏轼的饮食主张与品格,恐怕与他发明的菜肴一样,仍可为今人的楷模。他主张节制:“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节饮食说》)

  这标准,尚低于目下最“清廉”的四菜一汤,尤其宴客,谁能做到苏东坡那样?吃喝风屡刹不止,实乃今日我们某些干部的觉悟还不如近千年前一个官宦兼文人尔。更加令人佩服的是他赴宴亦持同一标准,否则便“乃止”。这就有点“拒腐蚀,永不沾”的味道了。目下公职人员,只要能达其十之二三,我看一年多少亿的“公吃”就可自行消隐。

  或许苏轼的“觉悟”其实并没有那么高,老人家只是养身而已。如此,为什么今天略有权势者这样不顾惜自己的健康呢? □赵健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