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源二次污染令人心惊

2003/10/21 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奶源二次污染令人心惊
  专业人士认为,微生物指标过高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尽管“结核奶”、“布鲁氏菌”事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有关奶源二次污染的问题依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奶源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其结果是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即细菌总数)太高,与结核菌、布鲁氏菌一样,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据长富乳业总畜牧师孙荣鑫介绍,欧美等乳业先进国家牛奶中的微生物数量严格控制在10万个/毫升以下,一般都在5万个/毫升左右。美国、加拿大等奶公司在收奶时规定,如果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超过5万个/毫升,就要从严处罚。但国内把微生物指标控制在5万个/毫升以下的非常少。
  省奶业协会秘书长林树斌博士认为,评价牛奶的质量,除了看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指标外,更重要的是看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农药、抗菌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现广东的奶牛场规模一般较大,每天检测的牛奶平时细菌总数每毫升只有3万—8万,已达到欧盟的水平,个别牛场甚至只有几千个、几百个,远远优于现行国家标准一级奶50万个/毫升的标准。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会长、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骆承庠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目前部分乳品厂收购的牛奶细菌总数多数是一毫升几百万个,甚至上千万个,微生物指标之高的确令人担忧。


  生产过程控制不周所致
  微生物指标过高,原因何在?骆承庠认为关键是因为原料奶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密,使原料奶受到了二次污染。
  骆承庠说,目前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奶牛总存栏数的80%,仍处在缺技术、分散、小规模、手工挤奶的生产状态。奶源二次污染,主要来自手工挤奶方式。一是卫生条件差。如果奶头清洗不净,容器等卫生条件又欠佳,就会使原料奶直接受到污染。二是没有冷藏设备,牛奶由手挤到小桶,再由小桶到大桶,大桶到奶车,期间多个环节使原料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较长,从而使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奶源品质在第一时间内已变差、变坏。
  燕塘牛奶副总经理王豪则认为,微生物指标太高与国家标准过低也不无关系。据了解,根据国家生鲜牛奶收购标准(GB6914-86),牛奶中的微生物指标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牛奶的标准是≤50万个/毫升,二级牛奶的标准是≤100万个/毫升,三级牛奶的标准是≤200万个/毫升,四级牛奶的标准是≤400万个/毫升。然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规定牛奶中的细菌指标达标标准只有几万个。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不少广东奶企还向香港出口,执行的是欧盟标准,一般微生物指标一毫升都在10万个左右。王豪说,现有国家标准已实行了16年,与国际标准严重脱节,也不利于行业进步,是时候修改了。


  指标太高有害健康
  佛山澳纯乳业公司总经理李浩豪解释说,因为微生物指标实质上是牛奶的一种卫生指标,如果微生物指标过高,会从根本上破坏牛奶的营养结构,危害不言而喻。
  在经营奶业之前,李浩豪曾是一名专业医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微生物指标对牛奶的品质至关重要。他说,在原料奶中,活的细菌会产生外毒素,经过高温杀毒后,这些细菌都会被彻底杀死。但这些死细菌被分解后,还会形成微量的内毒素。而如果原料奶中细菌数过多,就会使成品奶中的内毒素增多,不但影响口味,而一旦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林树斌强调,微生物超标奶的危害,其实不仅仅是危害人体这么简单,处理不好会引发乳业深层次危机。他说,云燕事件已为整个乳业敲响了警钟。如果企业不重视对奶源的深度开发和维护,不重视对原料奶品质的监控,那么就会彻底打击消费者刚刚建立起来的液态奶消费信心指数,而一旦消费者对市场丧失信心,市场的多米诺骨牌就会崩塌。(记者 李有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