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资源优势渐失 “全国芦蒿第一乡”面临尴尬局面

2004/3/9 0:00:00 来源:北国网
据新华网报道 资源优势渐失“全国芦蒿第一乡”面临尴尬3万亩芦蒿一半“瘟”田里。

  在以“全国芦蒿第一乡”而著称的南京八卦洲镇,小小芦蒿曾圆了无数农民的致富梦。然而,当记者踏上这座长江中的沙洲时发现,这里的菜农面对着疯长的芦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每500克两角钱的市场低价,让他们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承受着“蒿贱伤农”的痛苦。?荩?荩鲜嫩的芦蒿比草贱

  在该镇光明村的田头,记者看到67岁的陈老汉把田里的19个大棚拆了一大半,也就是说,有1万多斤鲜嫩的芦蒿被当作草来处理了。陈老汉说,他家种了9亩田的芦蒿。如果是两年前,3万元钱早就到手了,而今年到现在连1万元都没卖到。陈老汉告诉记者,种芦蒿不如种草,干脆掀掉大棚还可以减少农资投入的损失,至于田里的芦蒿就让它“瘟”掉算了。当地的蒿农算了一笔账:按每亩收获3000斤计算,两角钱1斤才能卖600元,而每亩芦蒿的种植成本就600多元,再加上人工收割和外运的费用,就亏大了。记者在五一村、大同村、新河村也看到类似的情景,眼看气温越来越高,芦蒿越长越快,价格却越来越低,村民只有忍痛让自己的蒿子在田里“发瘟”,以减少损失。据了解,目前八卦洲镇3万多亩芦蒿至少有一半难过“瘟”关。?荩?荩卖种苗种下了恶果

  据当地的种植户介绍,八卦洲的芦蒿原来有三大销售市场,即:南京、武汉、南昌。但目前除了本地市场,南京芦蒿在别的地方几乎销不动,多年经营的市场丧失殆尽。

  据八卦洲镇农办一位负责人介绍,3年前,八卦洲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慷慨地把本地的优良芦蒿种子以1元一株卖给了武汉、南昌、安徽明光等地的种植户,虽然当时政府赚了一笔钱,但是,却埋下了自走绝路的隐患。一年后,长江两岸铺天盖地种上了八卦洲的芦蒿,市场供求失衡。八卦洲的农民千里迢迢将芦蒿运到武汉指望卖个好价,结果却血本无归。现在外地市场上到处都打着八卦洲的牌子在卖芦蒿,而正宗的八卦洲芦蒿却因为失去了地利优势,被排斥在传统市场之外。?荩?荩芦蒿的出路在产业化

  蔬菜专家说,八卦洲之所以家家都种芦蒿,是因为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最适宜,所谓“橘生江南则为橘,橘生江北则为枳”,芦蒿因此成为八卦洲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新闸村一村民告诉记者,家里5亩田全种了芦蒿,芦蒿没了销路意味着断了收入来源。八卦洲生产芦蒿的历史久远,但一直处于粗放型的生产。目前,全镇12个村3.5万亩芦蒿,年产芦蒿5000万公斤,完全依赖市场对新鲜芦蒿的消费。芦蒿是鲜货,在集中上市遇到问题时,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由于缺乏保鲜技术和设施,根本无法进行淡旺季调节。同时,在芦蒿深加工和产品的开发上几乎是个空白,种植户除了卖鲜芦蒿外,没有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补亏。蔬菜专家认为,近几年以蔬菜为原料的休闲食品、保险食品已经大量问世,比如经过加工的芦蒿汁,开发这样的商品并不是难事,现在的问题是谁来真正关心和组织落实这样的工作。南京的芦蒿是靠资源优势起家的,如果不能把它做成产业的优势,菜农的致富梦就难以长久地做下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