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年度报告显示乳品企业盈利亏损均加大

2004/5/24 10:57:10 来源:新华网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在此间"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上推出的《中国行业年度报告(2004年版)》指出,当前中国乳制品企业的盈利面和亏损面都在迅速发展。

《中国行业年度报告(2004年版)》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与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编写而成。

其中的《2004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年度报告》指出,2003年乳制品行业利税总额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利润总额30.1亿元,同比增长27.4%。而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5.1亿元,同比增长66.03%。

报告分析指出,近几年,中国乳制品行业需求向好,国际、国内的资本市场都以极大兴趣关注国内乳品市场。随着乳制品行业的持续升温,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渐趋火爆:部分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苦于生产能力不足,迅速扩大生产能力,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则因没有全国知名的品牌,产品卖不动造成资源浪费。这些矛盾已成为影响中国乳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2003年是中国乳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年乳制品行业共完成总产值(不变价)422.4亿元,同比增长40.51%,销售收入478.3亿元,同比增长34.81%,生产、销售均创历史新高。

从产量看,2003年液体乳制品产量582.9万吨,同比增长59.95%,干乳制品产量140.6万吨,同比增长33.28%。产成品存货18.6亿元,同比增长14.02%。

报告指出,中国乳制品行业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蒙牛为代表的先发模式,即"先市场后奶源";另一种是以长富为代表的后发模式,即"先奶源后市场",行业外资本以往是以先发模式进入。进入优质奶竞争时代以后,先发模式道路越走越窄,而后发模式的优势将越发显著。因此,乳品业进入门槛实际上越来越高。

报告预计2004年将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价格竞争仍将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但乳品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乳品企业在奶源建设及对消费者终端服务上的投入力度将加大;纯鲜奶仍是主打产品,细分产品只作为丰富企业的产品线而存在;"还原奶"与"鲜奶"的市场需求会逐步明确;奶片等产品消费群体是大城市白领女性及儿童,市场空间短期内仍然不会显著扩大;保健奶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乳品市场细分后的重要体现之一。

作者:张舵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