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啤酒节”究竟让谁赚了钱?

2004/7/20 9:38:32 来源:天府早报

    全国各地的“啤酒节”选择了炎热的7月一拥而上。上周五,成都(华润蓝剑)啤酒节火爆开场,雅安啤酒节也同时拉开了大幕。据了解,重庆几天内还有两个啤酒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也正在开啤酒节,而北京的王府井啤酒节和天津的啤酒节也相继登场……难道真的是“啤酒节一开,黄金自然滚滚来?”

从2000年起到今年,成都市已经举办了五届啤酒节。场地从最初的文化公园到都江堰,再到今年的南延线生态园;资金投入也从最初的20多万元猛增到今年的上百万元,可以说举办啤酒节开支一次比一次增多。但不断加大的投入,究竟使参与啤酒节的各方赚到钱没有呢?

啤酒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啤酒节”天经地义地以喝啤酒为主,啤酒生产厂家自然就成为了“啤酒节”的主要出资人。

首次参加成都啤酒节的青岛啤酒对此是深有感触,“我们的总投入为20万元,主要是在现场做品牌宣传,卖酒只是很小一部分,青啤在啤酒节上销售的酒虽然是正价销售,但我们不仅有‘空瓶换酒’的活动,还有一些免费赠饮,等于在价格上打了5折或更低,所以赚钱是根本不可能的……”青啤成都分公司负责人王靓称“保守估计,能收回50%的成本就已经不错了”。

今年5月底刚在都江堰举办过一次啤酒节的华润蓝剑,又在本次“啤酒节”成为出资最多的啤酒生产厂家。

“赚的是人气和品牌”,华润蓝剑的崔小兵经理说。

对于此次啤酒节,华润蓝剑感到满意的是让成都市民看到了整合后的华润蓝剑的实力,同时也巩固了华润蓝剑的市场地位。但对于在此次啤酒节上的盈亏,华润蓝剑方面拒绝披露。

另据记者了解,燕京、百威、嘉士伯、茅台啤酒等多家啤酒生产商,收益情况均与青岛啤酒类似,在直接收益上,都成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虽然在啤酒节上,啤酒厂家直接收益是负数,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啤酒节为企业提供了新品展示、形象展示的平台。这种展示的回报是无形的,不好直接计算收益。

直接受益者为啤酒节服务的群体

虽然啤酒厂家在啤酒节上没有赚到钱,但成都出租车司机老于这段时间却笑嘻了。这位精明的成都人可以准确地说出,近期市内各处正在举办的活动的日期,啤酒节也成了他这几天来主要的“跑活儿”目标。

和老于同样感到兴奋的还有位于今年成都“啤酒节”的主办地——南延线生态园区附近的饭店老板们。从“啤酒节”开幕那天起,他们那里一直是高朋满座,而请经销商来“过节”的厂商们则抱怨“啤酒节附近的酒店位子太难订”。

据啤酒节组委会方面估计,整个南延线相关餐饮旅店每天的营业额高达100万元。作为指定餐饮企业之一“食圣”的张经理透露,啤酒节开幕后他们每天接客数是平日的3倍,在就餐高峰期,公司还调来了成都市内几个分店的员工……南延线附近的宾馆旅馆则住满了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和啤酒经销商。

异地啤酒节想赚钱并不容易

与成都啤酒节的火爆相比,散落在成都周边的一些小啤酒节却面临着生存危机。以今年的成都周边某县城举办的啤酒节为例,为期15天的啤酒节,总客流量还不到1万人,不要说啤酒厂家是既赔钱又赚不到吆喝,本想借“节”大捞一把的当地餐饮也落了空,倒是“啤酒节”的主办方赚了一把“入场费”。

据了解,2000年以来,自成都啤酒节火爆开场,省内很多地市都相继举办了自己的啤酒节,有些地区根本不顾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在盲目地办啤酒节。这样派生出的“啤酒节”想赚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专家提示地点和举办者是关键

对于类似“啤酒节”这样的大型活动的经济意义,一位国际会展业巨头曾经这样评价,在一个城市里举办一次大型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撒钱。举办会展,将直接拉动商业、旅游、酒店、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西南财大教授朱南也把这种啤酒产业的发展看做是进一步城市化的标志。他认为,啤酒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正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啤酒文化自然也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啤酒节的兴起也成为必然结果,但最重要的是由谁举办和举办地点选择的问题。

链接数字啤酒节
从官方统计数据来看,2002年,成都啤酒节10天迎客50万人,平均每天5万人;2003年10天达到80万人,平均每天8万人,增长60%。今年的成都啤酒节则达到了每天近10万人,15天的啤酒节迎客量达到了150万左右,比起2002年,人流量增长100%。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