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伊利股份:独董引出串串风波

2004/7/26 9:28: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伊利股份近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罢免独董一事尚未了结,那边又频频就国债投资事宜作出澄清、解释。此番,公司又于7月21日接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一案”,证监会已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独董引出串串风波

  从表面上看,伊利股份自今年6月15日接到独立董事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有关事宜进行专项审计的函之后,公司的是非就不曾中断过。其中,引起市场普遍关注的便是罢免独董一事。

  6月17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临时会议形成决议,同意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免去俞伯伟先生独立董事的议案》提交200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监事会的理由是,经调查核实,2003年以来,由独立董事俞伯伟之主要社会关系担任主要职务的公司,与公司进行了关联交易,且关联交易数额较大。对于前述关联交易,俞伯伟未按照相关规定,向公司进行通报并履行相应回避表决程序。监事会认为,俞伯伟之行为与其对公司应担负之诚信义务相违,与其作为公司独立董事应具备之独立性相冲突。俞伯伟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

  6月18日,公司又将俞伯伟与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详细情况进行了披露。公告称,以独立董事俞伯伟之妻兄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承祥商务有限公司分别于2002年9月4日、2003年3月4日、2003年5月24日与公司签订合同金额130万元、180万元和200万元的咨询项目合同。并自2002年10月8日起至2004年4月13日止,公司已汇入该公司上海交行长宁分理处。

  然而,在公司6月29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独立董事俞伯伟和王斌认为,此前的临时董事会及其形成的决议,作为本年度股东大会的临时提案,缺乏应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公司监事会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撤下了罢免议案,而代之以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罢免议案的议案。

  国债事件扑朔迷离

  由于独董事件的起源就是独立董事俞伯伟要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的国债交易,所以,伊利股份的国债交易事项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6月18日,公司在其澄清公告中专门就国债事宜进行了公告。公告显示,伊利股份从2002年11月26日始在闽发证券北京营业部利用部分自有资金自主进行购买国债,并于2004年3月26日撤消指定交易,全部转入金通证券上海营业部,期间累计投资额4.17亿元(期间最高使用资金为3亿元),共出售国债2.47亿元(公司已收回含利息的资金2.55亿元),截至2004年6月16日国债余额为1.45亿元,累积亏损17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承认该事项经公司2002年10月18日召开的公司四届四次董事会关于“公司利用部分闲置资金购买国债事项”的决议及内部审批程序,但未做单独披露。

  6月19日,公司再次曝出控股子公司投资国债事宜,并就此进行了补充公告。公告称,经公司自查,控股子公司内蒙古牧泉元兴饲料有限公司于2004年1月至3月期间,在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累计购入国债2.2994亿元(包括母公司期间最高使用资金为3亿元),出售并收回国债投资资金1.1634亿元,截至2004年6月16日,该公司持有国债市值余额为1.0420亿元,浮亏940万元。该事项公司会计未予披露,仅在200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合并报表的其他应收款中反映。为此,公司表示今后将按有关规定要求运作,杜绝该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6月26日,公司再次发布澄清公告,对有关国债交易事宜进行了详细披露。与此同时,我们在该份公告中发现:6月22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内蒙古监管局已组成核查小组进入公司,就有关事项对公司进行专项核查。

  华世商贸股东疑云

  在伊利股份独董拟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专项审计的事宜中,华世商贸的股权问题也是拟审计事宜。按照伊利股份年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呼和浩特市华世商贸有限公司持有伊利股份境内法人股844.85万股,位列第五大股东。但独董进行调查后表示,华世商贸的高管层是伊利股份管理层的亲属。对于此事,公司已两次发布澄清公告。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期待着此次调查能使伊利股份给投资者一个最终的说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