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十一前甩货 食用油价格大滑坡

2004/8/31 10:58:39 来源:中华网

    自去年底以来,食用油价格一直在上涨,然而近几日记者却在京城各大商场、超市看到,包括各品牌的大豆油、菜籽油在内的食用油价格逆向而行,正在悄悄地“缩水”,齐刷刷地贴上了降价标签,而且降价幅度都不小,最大降幅接近15%。
  
  是什么原因吹皱了食用油市场这湖春水?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盛夏食用油价格直线下跌的主要原因浮出了水面。
  
  夏季,棕榈油的“勾兑”作用已近尾声
  
  据业内人士介绍说:入夏以来,各地气温普遍高涨,正是棕榈油在豆油中勾兑的良好时机,一些经销商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其勾兑比例将可能高达60%以上,这样豆油的油品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目前,立秋已过,虽然国内大部分地区仍保持高温天气,但到9月份之后,秋天来临,国内天气转凉,这种“勾兑”油的销售旺季就将结束,出于对市场前景利空的预期,经营者出货的紧迫感将越来越强烈,不得不借助降价来大幅抛售。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经过“勾兑”过的油品在夏季是看不出好坏的,棕榈油在22℃以下才会凝固成白色块状。因此,厂商会在天气转凉之前纷纷吐货,这就造成了某些油品跌价的原因,另外,一些品质低劣的经营者在油品中掺入低价的陈菜油和棕榈油来蒙骗消费者,牟取暴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所以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
  
  10月1日大限将至 食用油厂家紧急清仓
  
  据了解,除了棕榈油“勾兑”这一因素之外,还与十月一日开始强制执行的花生油、大豆油两项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关。新标准原定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但因生产厂家认为过渡期太短又推迟到10月1日。食用油新标准主要针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以下三项核心内容:一、标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二、按品质将所有食用油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四级为最低等级,禁止只标注“烹调油”、“色拉油”作为等级;三、原料中的大豆是转基因的必须说明。上述三项标准如不在产品外包装上标出,将被禁售。这就造成了近日各大商场的食用油都推出了不同幅度的降价活动的场面。业内人士认为,商家希望借促销在新标准实施前将不符合新标准的存货“清仓”。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改换所有的产品包装,这确实给食用油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十一迫近,记者在超市里看到,市场上只有少数像“鲁花”这样的知名品牌针对新标准进行了明确的标注,绝大多数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漏项问题,许多品牌的食用油虽标注了大豆原料为“转基因”,但未标明产品质量等级,外包装上标有“大豆色拉油”字样,却未标出“压榨”或“浸出”生产工艺,相信这一现象在10月1日后将全面好转。
  
  油价急跌慎抢购
  
  面对超市内琳琅满目的桶装植物油,除了品牌的选择,目前多数消费者还是凭着包装上写着的内容来选择。在食用油生产企业如此大规模降价举动的刺激下,食用油销量也明显开始攀升,但与此同时,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不能盲目抢购。
  
  据了解,在食用植物油的制作工艺上,我国一直存在着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由于浸出法有产量高的特点,为不少企业所应用,但由于其工艺过程中需添加一种化学产品并会在成品油中有微量残留,对那些追求食品天然品质的消费者可能不大适合。而目前,所有在售的食用植物油都未标注是何种方法酿制而出的,而新标准则明确强调了要明示制作工艺,这主要就是考虑到消费者应该享有知情权。
  
  这次出台的强制标准从安全与环保上来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所以相比之下压榨油处于优势。但无论是“压榨”还是“浸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对消费者都没有什么影响,工艺不同主要影响生产厂家的产量。至于标注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有益还是有害尚无定论,从食品营养安全的角度讲,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证据,也没有出现因此引发的食品安全纠纷。
  
  就目前企业推出的“清仓”举动,业内人士分析,新标准的实施将提高食用油市场准入门槛,一大批实力不济、装备不好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而一些资质不够面临淘汰的企业则不排除利用降价趁机“浑水摸鱼”狠捞一笔。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理性看待此次降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