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行家揭露乳品市场四怪 迎合消费者心理出损招

2004/9/3 10:50:10 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记者从刚刚结束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上获悉,一些乳制品企业为迎合消费者追求“新鲜”的心理,乳制品名称极为混乱。

  乳制品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乳业市场的“四怪”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是一些企业使用不规范的产品名称,如“纯鲜牛奶”、“鲜奶片”、“鲜牛奶粉”;二是将乳酸菌饮料、乳饮料称作“酸乳”;三是将干酪称作“芝士”、“奶酪”;四是将奶油称为“黄油”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些企业为追求卖点,迎合消费者心理。

  对于营养指标不统一的现象,宋昆冈也显得无可奈何。一些企业采用浓缩工艺或通过添加乳粉等办法,生产出脂肪、蛋白质较高的产品,如“特浓奶”、“特浓酸奶”。但是,我国目前尚无此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因此市场上的“特浓奶”营养成分不统一,颇受消费者质疑。

  对于近来业界抨击最多的牛初乳市场,宋昆冈更是提醒消费者,由于我国对牛初乳的研制起步较晚,在牛初乳的生产、检测等方面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从而容易导致市场混乱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牛初乳制品有70多个品牌,其中胶囊、粉剂、片剂产品40余种,液态产品(主要是含初乳的乳酸菌)10种,进口或进口分装的产品20余种。一些企业夸大牛初乳的作用,甚至将其与药效相提并论。(记者 高素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