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水产养殖呼唤“返璞归真”

2004/10/9 11:10:00 来源:食品产业网
     一只500克重的温室养殖甲鱼目前在菜市场仅售十几元,乏人问津;而一只从余姚马渚、临山等地池塘内套养出来的同样重量中华鳖却能卖到百元以上,供不应求。余姚鳖缘何能卖出高价?日前,记者随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与采访。

  品质接近野生鳖 每500克卖240元

  钱伟强是余姚最早试用池塘套养甲鱼的养殖户之一。自前年参加生态鳖套养技术培训班回来,他在自家200亩池塘中选出40多亩虾、蟹塘,用石棉瓦将池塘壁团团围起来,放养了500只幼鳖。在养殖过程中,钱伟强对鳖基本放任不管,让它们在池塘里自己寻找食物,但意料不到的是,去年年底,这些甲鱼每只竟长到600克以上,消息一经传出,购者踊跃,双方在池塘边上现抓现卖,平均价格每500克在100元以上,最高时竟卖到了240元。尝到了甜头后,钱伟强很快将200亩池塘全部实行了套养。

  据介绍,生态鳖具有四肢健壮,脂肪积累少,活动能力强等特点,品质接近野生状态的中华鳖。

  甲鱼食天然生物饵料 鱼虾被“逼”健康生长

  一位有十多年养鳖经验的老农坦言,如今养殖甲鱼利润越来越薄,养殖户为了追求效益,往往采取快速增重的办法,结果甲鱼虽然长得很快,品质却越来越差。一只甲鱼,养殖与野生,两者价格已相差6至7倍以上,且这种差距越拉越大。

  余姚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于2001年起,另辟蹊径开始探索池塘套养中华鳖的课题。据该中心负责人施建军介绍,与温室养殖甲鱼不同,在池塘内套养的中华鳖,由于不进行人工加温、投药、投饵等措施,吃的主要是池塘里的天然生物饵料资源,使品质得到了保障。同时,甲鱼也是一个称职的“清洁工”,池内混养的不健康鱼虾因行动缓慢就会遭受甲鱼吞食,这不但清洁了池塘,也有利于鱼虾的健康生长。但为了保证套养中华鳖的品质,每亩池塘的养殖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10只至15只。

  由于池塘生态养殖型中华鳖具有技术易掌握、成本低等优点,目前浙江余姚市已推广养殖面积3332亩,放养鳖种2.5万只。

  水产品日趋丰富 口味却不如从前

  市场上水产品的种类如今日趋丰富,老百姓的“吃鱼难”早已成了记忆中的话题。但随着人工养殖范围的不断扩大,新的问题也摆到了我们面前:人们感叹水产品的口味不如从前,“中看不中吃”。更值得关注的是,鱼虾的药物残留则危害人体健康。人工养殖带来的部分水产品口味差,除了品种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产量型”的生产方式。在以产量为目标的情况下,水产养殖的诸多环节都围绕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来转。因此,刺激鱼类快速生长的饵料投入过多,残饵污染水质;鱼虾密度太大,排泄物增多,影响水体质量……这种环境养出来的鱼虾口味差,成为养殖业中的普遍现象。水质欠佳还带来了鱼虾疾病暴发,有专家认为,像对虾大批死亡、河蟹颤抖病等,都与水体污染有关。

  专家认为,余姚池塘套养生态鳖的做法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水产品的养殖只有从水体质量到产品质量全过程控制,包括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用量、规范鱼药使用、建立仿生态的养殖环境,才能做到在口味与养殖环境上“返璞归真”,最终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