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巨能钙事件拷问保健品审批制度

2004/11/26 11:04:26 来源:法制早报
    11月17日,《河南商报》刊发长篇报道《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一文指出,经权威部门两次检测后证实,巨能钙的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含有双氧水(过氧化氢,一种强氧化剂),此物质可能致癌,被相关食品法规所禁止。

  很快,北京巨能新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认为是一离职员工恶意投诉报复公司,旋即又发出律师声明:“巨能钙里确实含有过氧化氢,但已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进行生产和销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组织的食物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曾对双氧水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委员会认为,人体内肠道细胞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很快把双氧水分解,因此摄入少量双氧水不会有中毒危险。”

  《河南商报》也立即做出反应,称根据相关国家质量标准要求,作为食品的巨能钙中根本不允许存在任何双氧水的残留。

  一场关于双氧水是否允许被限量添加、在多大限度内无损健康的大争论,由此铺天盖地。

  “实际无毒”

  不代表对人体无害

  《河南商报》记者分别于10月15日和26日,先委托朋友在北京买了七个品种的巨能钙产品,后又在河南市场上购买了四个品种的巨能钙产品,先后送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农业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第一份检测结果显示,七个品种中,有四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含双氧水1.04—3.04千毫克/千克不等。第二份结果显示,四个品种中三个有双氧水残留,1.68—6.28千毫克/千克不等。

  在11月19日下午巨能公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其总工程师刘志革一再声称:巨能钙产品确实含有双氧水,但经过相关部门的毒理试验,巨能钙产品“实际无毒”,并出示了来自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的检验报告书,以及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和北京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评价中心的检验报告。同时,巨能公司质疑农业部检测中心对保健品的检测资格。

  日前,农业部检测中心检测室马丽艳主任在接受《法制早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该检测由中心专业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经过两次审核,是可靠的。而且,国家并没有对保健品的检测机构有所限定,“检测双氧水是很普通的一个实验”。

  同时,据上海一媒体报道,曾参与此次检验的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病理学部主任刘克明表示,“实际无毒”并不代表对人体无害。

  对巨能钙来说,这句话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

  23日,《法制早报》记者致电刘克明求证此事。刘克明声明说,现在中心规定,接受采访必须统一由办公室安排。在记者的坚持下,他解释说,上海该记者“断章取义”了,他的本意是,“实际无毒”确实仅为判断是否对人体有害的重要标准之一,实际无毒还不能代表对人体无害。不过,很显然,巨能钙也已经通过了卫生部的其它各种检验。他的这句话是卫生界的一个常识,而非针对巨能钙所下的定论。

  刘克明表示,目前他所在的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正对巨能钙的检测报告进行复核,“看是不是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报告,因为我们每年做很多检测。不过现在结果还没出来”。

  目前,各地药店的巨能钙已纷纷下架。巨能钙与《河南商报》均表示,要追究对方的侵权责任。

  双氧水究竟能不能用?

  天津市巨能化学有限公司是巨能钙主要成分的生产厂,其总经理张兴远表示,双氧水在人体内容易被分解,吸入量不大的情况下,24小时内会被分解。因为国家没有明确双氧水在产品中的残留量,该公司今年9月后制定了企业标准:每千克产品双氧水含量不超过500毫克。

  然而,农业部检测中心的结果中,每千克产品双氧水含量是上千毫克,已是企业标准的两倍有余。

  《河南商报》经采访后认为,双氧水作为强氧化剂,曾被认为“人体中有过氧化氢分解酶”,可以将其分解,但在上世纪80年代,它被发现有致癌性。日本厚生省因此修改了它的使用标准,规定食品在出厂前,必须要把过氧化氢成分全部分解掉或除掉。卫生部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过氧化氢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生牛乳保鲜(严格限制使用量和使用地区)和袋装豆腐干,并不得检出残留。这意味着,巨能钙这样的产品中根本不允许使用过氧化氢。

  但奇怪的是,同一个标准,巨能公司总裁办副主任谢华做客新浪聊天室时却进行了截然相反的解释:“这份标准规定,过氧化氢只是做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的防腐剂中使用时不允许有残留。”言外之意是,其它产品被允许有残留。

  《法制早报》记者就此咨询了生产过氧化氢的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在食品中作为防腐剂,目前确实是过氧化氢的功能之一,但具体用量有限制。该公司只负责生产,对其用量并不清楚。

  行业复苏再陷泥沼

  一项统计显示,1986年全国保健品销售额为20亿元,2003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总额已突破3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保健品产业曾一度辉煌,但由于一些保健品企业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经营,使整个行业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很多企业被迫退市或倒闭。而2003年保健品的大好局面预示着行业开始复苏。

  但是,11月2日,笑星赵本山代言的“蚁力神”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建议不要购买,还将提起诉讼。因其产品含有处方药浓度的昔多芬(即辉瑞公司的处方药产品“伟哥”),可能导致血压显著降低至一个不安全水平。辽宁蚁力神天玺集团有限公司网站近日刊发声明称,产品在美遭禁是由假冒产品引起的,但此解释受到诸多人士的质疑。

  巨能钙的产品已经送往卫生部进行检测,但其消息来自媒体主动性的报道,卫生部对此保持了沉默。即便是对同一标准的截然相反的解释,卫生部以及保健品协会,也未站出来予以解释。巨能钙此前向媒体透露,中国保健协会将在23日召开专家论证会,中国保健协会私下表示并无此事,但也未公开澄清。直到23日,媒体才确证此事为子虚乌有。

  对巨能钙来说,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在卫生部的检测结果上。而中国的整个保健品产业,似乎又到了危机时刻。

  “不管他们两个怎么打,最终买药的还不是我们老百姓!国家到底是怎么规定的,难道那些专门搞卫生监管的部门也不知道吗?任凭这两个单位打嘴仗?其它钙产品里有没有双氧水?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如果科学界还没有证实,那就明确说出来啊!”一位长期服用巨能钙的老人提出了疑问。

  保健品审批不够透明

  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保健产品的利润一般可达100%到200%,一个保健品从研制、开发、报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标注册,只需数十万元,余下的就是巨额广告投入,“保健品行业的平均科技投入仅为广告投入的1/4”。

  而1996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有关保健食品管理条例,也被认为已不能适应形势,对生产企业条件的规定、产品质量标准、技术人员的要求等,都亟待完善。“最关键的是,保健品审批制度由卫生部门独家垄断,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其审批机构全由卫生系统的专家组成,拒绝其它专家的介入,难免使审批有失科学性而显偏颇。同时,审批把关不严,准入门槛低,缺乏标准,而审批费用不低。”目前保健品的检测,通常只在北京几家指定的医院进行,没有像药品一样从各地随机测试,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公开公正。

  另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健品生产厂家负责人透露:“有专门从事保健品审批的代理公司,他们利用关系,可以将审批内容、时间进行伸缩,一个项目代理收费3到4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