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克隆成功世界顶级牛

2004/12/23 9:28:24 来源:食品产业网
    昨天,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世界顶级荷斯坦种公牛“龙”在中国克隆成功。目前,两头分别被命名为“大隆”和“二隆”的克隆小公牛已年满半岁,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顶级荷斯坦种公牛体细胞克隆生产技术的总体效率已经达到国际前沿水平,这也是我国在动物克隆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据介绍,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保护和扩繁顶级荷斯坦种公牛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奶牛业的落后局面,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据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在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和北京市科委等多方资助下,与北京奶牛中心、山东省梁山县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了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优质种公牛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农业大学李宁博士及其课题组对顶级荷斯坦种公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于2003年2月在北京奶牛中心延庆基地采集了包括“龙”在内的多头顶级种公牛的外耳皮肤组织样本并分离出皮肤纤维细胞,进行克隆。试验共培育囊胚65枚,其中34枚被移植到15头鲁西黄牛受体子宫。共有9头牛妊娠,其中5头牛妊娠期超过了7个月,4头牛分娩共生出5头克隆小公牛。2004年3月11日上午,种公牛“龙”的第一个克隆个体顺利降生,该克隆牛出生时体重36公斤,身体状况良好;3月17日“龙”的第二头克隆个体顺利降生。目前,这两头克隆公牛非常健壮,已经年满半岁。目前,研究成果已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顶级荷斯坦种公牛体细胞克隆生产技术的总体效率已经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对于世界顶级种公牛“龙”的克隆成功,朱镕基同志十分高兴,并在2004年5月1日,欣然为两头克隆体命名为“大隆”和“二隆”,并祝愿我国“克隆兴隆”。 

    资料显示,我国奶类总产量只有世界总产量的2.5%。2002年,我国人均奶占有量10.9千克,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9,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1/25。奶源,特别是良种奶牛不足,是影响我国奶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目前,我国种公牛的繁育现状令人堪忧,种公牛的繁育主要依赖进口。而近年来由于加拿大和美国等先后发现疯牛病,我国已经停止从这些国家进口活牛和牛的精液、胚胎及相关产品。预计2年-3年后,我国目前的优秀种公牛大部分将被淘汰,而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出现和逐渐成熟,无疑为我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顶尖的种公牛闯出一条捷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