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金龙鱼”事件:消费者惶惑 生产商喊冤

2004/12/31 10:52:21 来源:太原新闻网
    日前,报道了金龙鱼、福临门、金象三种品牌的色拉油上了卫生部的“黑名单”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家住省城桃园二巷的李女士说,看了报道后,她感觉有点害怕,因为她家里一直吃的是色拉油,也不知道以前吃过不合格批次的油没有;另外,现在放的油也不知道该吃还是不该吃。家住太原市北大街的王女士打来电话说,她买油就是挑牌子好的买,一般都是金龙鱼或者福临门,但现在发现这两个牌子也有问题,感到很疑惑。虽然她没有买过公布的900毫升包装的油,但都是同一个品牌的色拉油,大的有问题,不由得让人对小包装的同类产品也产生怀疑。“连这么有名的牌子都有问题,那我们老百姓到底该买什么油呢?”

    据记者调查,被检出有问题的三个品牌的色拉油在太原市场上一直销得很好,占有市场份额的大多数。一位植物油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基本没有色拉油了,新国标实施之后,都改为大豆油,所以市场上肯定见不到有问题的三个批次的产品。即使以前有过同批次的大豆油销售,但出货很快,现在估计也没有了。

    消息传出后,金龙鱼的制造商“嘉里粮油”和福临门食品公司不约而同地喊冤,都称自己的产品酸价指标大大低于0.3的国家标准。

    尽管卫生部的通告已经将2004年4月24日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提供的900毫升装金龙鱼大豆色拉油判定为抽检不合格产品,但“嘉里粮油”在发给媒体的一份传真声明中仍声称,“自检结果与卫生部通报情况有出入”。

    在“嘉里粮油”提供的由营口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5月19日出具的检测报告中,卫生部通报批次的大豆色拉油酸价指标检测为0.19,符合≤0.3的国标要求,而不是抽查结果中的0.5。同时,“嘉里粮油”称该批次产品在企业内检的酸价指标是0.10(游离脂肪酸0.05)。

    “嘉里粮油”称,他们已于第一时间着手对全国8家生产企业的金龙鱼产品进行全面复检,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不合格的产品批次。

    “嘉里粮油”已查明了“被卫生部抽检判定酸价超标”的产品去向,同时公司的技术专家已经在北京和卫生部进行沟通和了解此次抽检的有关细节;一部分专家也赶往抽检机构吉林省预防控制中心,了解此次抽检的环境、设备和相关具体问题,以确认此批次产品抽检酸价超标的具体原因。

    上海福临门公司市场总监吕先生也给记者发来传真,表示他们已对留样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酸价指标检测结果是0.15,这与此次通报的结果0.45相差太大。除此之外,公司还组织对库存所有的产品都进行了紧急检测,酸价指标都低于0.1。(记者 江江)

    省城市场没有发现问题食油

    人们一贯吃顺口的“金龙鱼”、“福临门”、“金象”色拉油竟成不合格产品?国家卫生部近日公布的这则消息在消费者当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日前,记者兵分两路走访省城市场,没有发现这三种问题食用油。

    是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省城平阳路田森超市。在食用油专区,记者仔细看了看,发现目前该店上架的食用油都是今年9月份以后的产品,根本没有上述三种问题油。在天客隆超市,有金龙鱼大豆色拉油、福临门大豆色拉油,但没有看到超标的三个批次的食用油。在田和超市,一王姓售货员明确告诉记者,国家卫生部提到的三种问题油,该超市没有经销过。

    在位于学府街、桃园二巷和尖草坪等地区的金虎便利店内,记者也没有发现这三个牌子的不合格食用油。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学府街的山西粮油市场,转遍了整个市场都没有发现上述三种问题油。 (记者 梁敏 实习记者 成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