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张裕33%国有股出让露玄机

2005/1/4 10:00:41 来源:中安网

伊洛瓦挤掉卡斯特张裕33%国有股出让露玄机

   “是的,张裕葡萄酒33%国有股权的买家并不是法国卡斯特,而是一家意大利葡萄酒公司,但还只是意向。”1月2日,一位曾与张裕葡萄酒公司有相当密切关系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证实说。

    该公司即意大利伊洛瓦葡萄酒公司。在去年的12月22日,张裕葡萄酒集团、烟台市国资局和意大利伊洛瓦葡萄酒公司三方高层人士在张裕博物馆内签署了价值约4亿元人民币的张裕集团33%股权的转让意向书。

卡斯特被一脚踢开

    此前,张裕葡萄酒集团的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烟台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拟将其目前持有的公司大股东张裕集团43%的国有产权分别向两家外国投资者转让,向其中一家转让33%,向另一家转让10%。这样,改制后的股权结构是:员工以EMBO(员工和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持股45%,外资持股43%,国有股权仍保留12%。

    此前,众多市场人士认为法国葡萄酒巨头卡斯特是张裕集团33%国有股权的最大可能买家。理由很简单,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卡斯特与张裕葡萄酒已经有很深的合作关系。但最终没有成功。

    为何不是卡斯特呢?按照那位知情人士的说法是,两家当初的合作完全是一种“相互利用”,卡斯特是想借用张裕在国内的名望和营销网络来取得在中国市场上的进一步扩张,而张裕一直想进军国际市场,作为葡萄酒销量世界排名第二、法国第一的卡斯特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张裕一直想放弃卡斯特但无合适机会。”

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称,张裕2004年全年的葡萄酒销售量首次从排名第一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华夏长城位列第一。

    1月30日下午,张裕副总孙健特意打来电话,对张裕意向性牵手意大利公司予以默认,并表示此事由张裕副总曲为民负责。对进一步信息,孙表示需与管理层沟通后确定。

选择伊洛瓦的用意

   “伊洛瓦葡萄酒公司?在意大利葡萄酒行业里排在前20名的名单里我没见到,如果中文翻译没有错误的话。”1月3日,意大利葡萄酒网主编姜大利对本报记者的咨询如此回应道。

姜曾多次去意大利考察葡萄酒行业,并与意大利葡萄酒行业各方面人士交往甚密。

    根据姜大利的介绍,目前意大利葡萄酒行业有80万家左右是生产葡萄的企业,有4万家左右从事生产销售葡萄酒的企业,其中拥有150亩土地以上的企业有两三千家左右。所以,意大利葡萄酒行业的产业链条很清晰,对“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有着独到的理解和经验,并且酿酒技术也是很老到。“对于作为不缺规模不缺资金的张裕来说,意大利葡萄酒行业的产业链条模式或许有助于张裕”。

    与此同时,一位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内部人士私下对本报记者说,张裕之所以能与伊洛瓦有合作意向,关键是后者葡萄酒的性价比高。对此,姜大利表示,相同品质的一瓶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法国产的最少卖30欧元,而意大利则仅仅卖10欧元,如果张裕引用意大利的葡萄酒所花费的成本就远远比引用法国的就少很多,也就是说与意大利葡萄酒合作的成本将会降到很低,但酒的品质却有保证。

    但姜大利也同时表示,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并没有打开,在外来酒的排名上,来自于意大利的葡萄酒要在六七名的位置上,市场潜力还大有可挖。意大利伊洛瓦葡萄酒公司通过参股张裕,不但可以直接进入中国乃至亚洲市场,也能利用张裕在国内多年来架设的销售渠道分销自己的葡萄酒产品。

    无论如何,让记者比较感兴趣的是,意大利伊洛瓦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葡萄酒公司呢?它最终能获取张裕葡萄酒集团33%国有股权益吗?记者对此将继续跟踪。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