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专家精解:2005年水产养啥心中有数

2005/1/11 16:56:16 来源:食品产业网
(一)2004年水产养殖形势分析 
    2004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海淡水养殖发展势头强劲,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区域和主导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主要特点如下:

  1.水产养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继续增长。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的下发,极大激发了广大渔民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指导渔业部门制定发展规划,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予以引导和扶持。同时,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对全国20个省(市、区)的不完全统计,2004年1~10月份海水养殖产量达到889.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达到1 521.3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1%和7.0%。各地积极开发荒滩、荒水、低洼地、大湖、大水库及稻田养鱼,养殖面积也有所增长。预计,今年海水养殖和内陆养殖面积分别比去年增加12.2%和1.6%。养殖领域也进一步拓宽,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发展迅速。2004年全国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到2 736个,比上年增加770个,增长39%。

  2.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发展迅猛,主要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基本形成。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各地按照《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要求,加大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引导和投入力度,加快“两带一区”优势区域的发展进程,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目前,各主要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带基本形成,并且向特色化、高档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如辽宁、山东的海珍品,福建、广东、江西的鳗鱼,广东、广西、海南的对虾、罗非鱼,浙江、福建的大黄鱼,江苏、安徽的河蟹等,均达到了“开发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效果。今年预计全国河蟹养殖产量超过40万吨,罗非鱼产量接近9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仅江苏省河蟹产量就达22万吨,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占全省渔业产值的1/4;辽宁省海参养殖已扩展到全省沿海六市,养殖面积达1.55万公顷,同比增长90%,山东省今年海参养殖面积达2.1万公顷,同比增长了28%,预计海参产值将超过80亿元。

  3.认真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水产养殖产品质量有了一定提高。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于2003年9月1日发布实施后,各地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努力督促养殖企业建立《水产养殖生产记录》、《产品标签》和《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填写制度,开展病害防治员、水产养殖用药技术人员和养殖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用药意识,积极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保护养殖环境。在近期对北京等5城市连续4次虾氯霉素残留检测中,合格率均达100%。今年以来,没有因为出口水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新的贸易纠纷,欧盟委员会也于10月18日全面解除了对我水产品的进口禁令。

  4.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休闲渔业开始兴起。旅游垂钓业和观赏鱼养殖在全国各地均呈现开发热。山东省以渔业观光、"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园区及场点5 000余处,安置了大批农村富余人员就业,休闲渔业年收入达5亿元,拉动渔业第三产业年产值达225亿元。辽宁省休闲渔业产值已超过24亿元。河北省垂钓休闲渔业发展迅猛,目前垂钓场已近3 000家,其中,园林式、生态型的垂钓园已达300余家。

    (二)2005年发展趋势

1.发展海淡水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仍将是各地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热点。鳗、鳜、虹鳟、斑点叉尾、大黄鱼、石斑鱼、真鲷、河蟹、锯缘青蟹、对虾、青虾、扇贝、鲍鱼、龟类、海参、珍珠等优质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今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全社会对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仍会成为各地今后发展水产养殖的重点。

2.积极拓展养殖新领域,不断优化养殖方式。东部沿海可积极发展海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中西部地区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渔业和冷水性鱼类养殖;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发展稻田养殖、观赏鱼养殖。

3.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生产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是指通过保持高质量的水域环境,选用健壮无疫病的苗种,合理控制养殖容量,投喂营养物质平衡的饲料,安全使用渔药等措施使水产养殖整个过程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生态养殖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水产养殖科学生产体系,使养殖生产达到生态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高产高效的目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