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食品安全

2005/3/10 16:44:38 来源:农业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重大食品中毒事故的报告次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类似“阜阳劣质奶粉”、杏花村假酒“等劣质性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滥用和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日益突出。

    就食品安全问题,恰逢“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代表就“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作了大会发言,并提出建议: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建议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以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下设办公室,可建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长效监管机制,包括各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统筹监管力量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在行动中加强信息沟通,实施保密、有效的联动处置机制。
    二、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
    我国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几十部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不完善,不能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对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法律责任缺乏明确而严厉的规定。另外,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系统性、协调性比较差,经常产生同类案例有不同处罚结果的情况。检疫政府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覆盖范围广、可操作性强、解决交叉和重叠、避免矛盾并且制裁措施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机构设置与规划。检疫应以实验室标准化认证推进企业自检体系建设,使企业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网络体现的基础结点;完善食品安全检测网络体系;构建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科研攻关体系;充分利用质检系统在分析检测技术与设备方面的优势,结合各地方现有条件为基础,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尽量统一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生产指标,切实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加快研制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追踪国际先进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动态,建立切实有效的交流机制,及时引进国际先进科技成果。
     四、构建食品安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食品领域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特别是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因此,检疫政府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食品安全的信用档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质量市场准入机制,完成主要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加大国家对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等工

    另外,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也很重要,建议政府充分发挥自律性行业管理的组织化程度,以有效地对小企业进行监管。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新闻媒体、消协等的监督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