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减肥保健品市场无序新概念迭出 急需减肥治病

2005/3/13 10:39:02 来源:食品产业网
    在昨天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减肥大会上,记者发现层出不穷的减肥“新概念”及“圈了钱”就跑的商家充斥会场——

    刚走入展厅,记者的手中即被塞满了花花绿绿的资料,诸多“香体减肥”、“呼吸减肥”、“睡眠减肥”、“养生减肥”等新概念在这些宣传单上纷纷登场。 这是记者进入在昨天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减肥大会的第一感受。

    减肥用品“成套”卖

    从各展位摆出的形态各异的减肥用品中不难看出,时下的减肥用品已告别单一的减肥药或美体仪,而进入了“成套”销售时代,即一个品牌产品中就包括仪器、减肥膏(外用)、减肥药(内服)、按摩手法等。有几个品牌甚至形象地自称为“减肥超市”。

    但这“综合”的背后其实并不乐观,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很多品牌只“专精”一项,其余全是OEM贴牌生产的,而这一现象在业内十分普遍。记者现场看到,不少品牌还公开招揽OEM客户,并声称“免去您建厂、研发、生产投资”。

    减肥“新概念”迭出

    展示会上,不少品牌纷纷创建“新概念”,如通过调整“香源泌漓腺”分泌、使身体散发出香气的“香体减肥”,按照仿生学原理研制的“呼吸减肥”,不忌口、三餐随意吃的“生活化减肥”,在睡眠中减重的“睡眠减肥”,以及集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养生减肥”等,此外还有“绿色减肥”、“一日减肥”、“一针减肥”等,令人眼花缭乱。

    在“御芝堂事件”信任危机之后,时下的减肥用品不再单纯强调“几天内减多少斤”,而开始纷纷炒作“健康”概念,宣称自己的产品除了减肥以外,还有“排毒、延缓衰老、镇痛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甚至还宣称“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明显缓解或治愈作用”。对于这些“新概念”,大会组委会表示,减肥用品打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无疑是行业发展中的进步表现,但很多品牌诞生仅一二年的时间,是否能够达到其宣传的效果还有待检验,加盟商或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

    “中药情结”深厚

    中国国际减肥大会秘书长盛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专业减肥用品市场上,国产品牌占了绝对主流,市场份额超过9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众多企业,二是减肥消费的“中药情结”使然。

    据了解,本届减肥大会共有160多个品牌,品牌数量比去年增加了约40个,展位增加了80个。造成众企业争相涌入这一领域是由于其巨大的利润空间。中国国际减肥大会特邀顾问杨志刚在《中国减肥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2004年减肥产品已占据全国保健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年产值将近100亿元,目前我国肥胖者已远远超过9000万,超重者则高达2亿,预计2010年减肥品消费额将达到600亿。此外,选择减肥产品时,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类减肥药毒副作用小、适合国人体质、价位适中,在这种“中药情结”的影响下,针灸、草药贴、火炙等减肥方法也受到青睐,国产品牌需求量持续上升。

    “洗牌”为期不远

    虽然市场前景乐观,但减肥用品也面临着信任问题。据了解,该行业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全国每年诞生三四十个专业减肥用品品牌,但同时也有20个左右的品牌被市场淘汰,本届展会上也有约20个仅面世一年的新品牌。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一些厂家采用“短线操作”套路,“圈了钱”就跑,换个名字重回市场的情况俯拾即是,严重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人预言未来3至5年将是减肥用品的“洗牌期”,国产品牌的“高投诉率”将为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及医药公司进入减肥用品市场制造巨大的“商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