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肯德基又涉"红",消费者怎么办?

2005/3/22 16:28:29 来源:佛山日报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市食品办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用于制作肯德基香辣鸡腿堡、香辣鸡翅、劲爆鸡米花的原料辣腌泡粉,再次被检查出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

    对于原本已沸沸扬扬的“涉红”食品事件而言,此消息绝对是又一记“惊雷”,它不仅将给公信力已严重受损的肯德基品牌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时,它将在许多惊魂甫定的消费者“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近日,肯德基的母公司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公开承诺,一旦“苏丹红一号”对人体有害得到科学论证和法律确认,集团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另据媒体报道,北京已有消费者向肯德基连锁店提出了赔偿要求,但得到的回应仍是统一口径的“官方论调”。它给广大消费者的“暗示”似乎是,在困局尚未完全明朗、具备法律效力的关键要素有待深挖细掘之时,消费者的现实应对之策无非两条:暂时远离有安全风险的“涉红”食品、等待权威的科学检测和论证结果出台。

    对于心有余悸的消费者而言,做到这两点也许并不难,他们所需要的仅是耐心、观望和期待。可对那些有意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所需的维权硬件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假设一下,一旦最终的论证和法律确认结果对消费者有利,维权索赔成为可能,此时消费者仍将面临一个维权方式的具体施用问题。鉴于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涉及范围如此之广的食品索赔先例,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亦不够完善明晰,其间的变数殊为难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维权硬件有待举证:消费凭证,亦即消费发票。众所周知,它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凭据,更是涉及食品索赔的“生死符”,从已知情况看,大多数在肯德基消费过的顾客,因各种原因,手中并未持有这一维权之剑。还有一些消费者,虽然握有消费发票,但没有同时索要消费明细清单,也就是说,缺乏直击“问题食品”的质证利刃,这同样将给未来可能的维权索赔带来相当变数。

    种种分析表明,在目前形势下,消费者能够采取的有效维权动作较为有限,他们最能期待的,也许还只是“涉红”大局的明朗与“政策性”破题之举。假若我们将此次“苏丹红”事件放在较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量,反思才可能更深刻更有现实针对性:如果我们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措施更严谨、主动、到位,如果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能更有前瞻性、更具可操作性、更多地与国际惯例接轨,如果我们能将消费之后索取发票定为买卖双方的“守法公律”……遗憾虽多,但终究已成为过去时,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只能是政策、游戏规则和消费行为上的“亡羊补牢”,但愿所有的“补丁”都能尽快找到它的合适位置。(蒋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