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国内白砂糖供需偏紧

2005/4/4 10:17:05 来源:第一财经网

    从郑州商品交易所获悉,当前国内白砂糖价格基本反映了正常的供需水平,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白砂糖供需偏紧,将促使后市市场价格走强。

    记者综合专家意见认为,国内糖价后期走势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影响:

    食糖产量减少。来自主产区制糖企业的相关信息显示,2004/2005年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将有所减少,业界普遍认可的产量为970万吨,低于本榨季开始时1050万吨的产量预期。造成本制糖期食糖产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在于:

    广西地区:一是严重的干旱给甘蔗的生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糖分含量明显下降;二是各地蔗农加大了甘蔗的留种量,相应减少了人榨数量;三是部分原料蔗外流,造成本地制糖企业可采购数量减少。

    云南地区:一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甘蔗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大量蔗田被毁;二是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三是部分地区甘蔗出现开花现象,造成甘蔗含糖量下降。

    湛江地区:目前,相当多的制糖企业已经停榨,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榨能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原料蔗被迫停榨。所幸的是当地甘蔗含糖量上升,所以不会影响当地食糖的产量。

    国际糖价的影响。在日前国内召开的有关糖类的“廊坊会议”上,政府有关部门表示,今年国内对食糖价格的调控将以国际糖价作为调控的风向标,从这一点上说,国际糖价将成为今年国内糖价运行的方向。目前,国际糖价维持在9美分/磅左右,国外进口糖的完税成本大约为3400元/吨左右,加上合理利润,其市场销售价应在3500元/吨以上。而当前国产白砂糖的销售价普遍为2950~32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内白砂糖价格向进口糖价看齐,那么国产糖价格的上扬空间仍较大。

    国内食糖消费量趋增。中国是食糖生产大国,而在食糖消费方面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消费量仅为每人每年6.8公斤,低于世界人均每人每年21公斤的消费量,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根据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纲要》,到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糖消费量每年要达到人均10公斤,农村居民要达到人均8公斤,据此推算,中国的食糖年消费量将达到1200万吨。2003/2004年榨季全国的食糖消费总量为1043万吨,2004/2005年榨季全国的预计消费量为1100万吨,比上一榨季增长57万吨,增长率高达5%。这主要是由于含糖饮料、饮食制品的需求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与食糖有关的主要食品的产量已连续5年呈现增长趋势。

    国家对食糖替代品的相关政策。在国家对糖精行业限产限销以及保护糖农和消费者利益的政策措施下,食糖的消费空间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综上所述,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04/2005年榨季国内白砂糖价格在当前3200元/吨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后期达到3500元/吨甚至3800元/吨是很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