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葡萄酒业首次年度流行发布

2005/4/5 17:26:45 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3月22日晚,成都加州花园国宴大厅人头攒动,“2005中国:红酒对话”隆重上演。这是一场由新天国际酒业创意发起,中国酒类商业协会、香港国际名酒文化研究会、《酒海观潮》杂志社等机构联合推出的行业年度力作。中国葡萄酒业“泰斗”郭其昌老先生专程委托郭松泉从北京赶来。中国酒协、中糖集团、西北农大葡萄酒学院以及上海、广东等省市酒类专卖管理局领导出席了本次盛会。《人民日报》、《成都商报》、澳门莲花卫视、《新食品》等全国60家主流媒体报道本次盛会。
    据悉,这是中国葡萄酒行业首次对年度流行趋势的预测和发布。它是建立在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关于产区、口感、风格、消费理念等方面进行的消费引导性发布。

    为了本次发布,联办单位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采集了各种观点和信息,并向中国相关权威部门、专家以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法国食品协会、意大利酿酒协会等进行了专题咨询。总结归纳了八个方面的发布内容:

    1、模糊概念的中国本土红酒2005年凸现主流风格:在北纬40度至44度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上字西向东分布着风格各异的九大产区。2005年本土红酒将凸现“西部沙地”与“东部海岸”的主流风格;

    2、延续2004年北重南轻、西刚东柔、红主白辅的基本口感格局,但2005年轻中融重,柔里带刚、红白相济悄然破局。2005年,品饮白葡萄酒将成为强势流行,名牌干白葡萄酒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预计可以上升150%以上。

    3、城市化进程加速消费族群分化,塔基消费族群、塔座消费族群和塔尖消费族群2005年在提升中渐行逐远。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使一个原本模糊混沌的消费群开始分化,2005年开始表现出这种分化后的消费指向差异。

    4、红酒消费在2005年显露成熟标志:单维评判正式转为为5维评判,红酒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呼之欲出。2004年及以往,中国的消费者对红酒的流行评判指标只有一个,即品牌知信度。而从2005年始,红酒开始流行5维评判:品牌知信度、品种基准口感、产区(最小产区)、年份、酿酒师。其中,最小产区和酿酒师这两个指标在2005年还主要是专业品饮级的塔尖消费族群才会关注。

    5、泛体验基础上的选择力矢量和:2005年定向消费指数显著提升,进口红酒未成主流,但会为中国消费者建立了口感坐标系。2005年是中国红酒消费中最有代表性的泛体验年。消费选择力与物理世界一样,指向各种品牌各种产品的选择力也是一种矢量,合力强度和方向作为一种矢量和导致2005年的下半年可能出现令人惊诧的结果:定向消费指数并不因为红酒的品种增多而下降,而是更稳定地归集于特定品牌、特定品种。

    6、游离出中国传统酒文化:2005年红酒品饮行为模式归回本源;2005年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红酒消费归回本源的一个重要行为指标就是以品带饮。2005年在塔座消费族群以上第一次开始确立“酒配菜”概念,改变了“一餐一酒头到尾”的现象,而开始采用“一餐多酒,酒菜匹配”的系统品饮方式。

    7、元素对称的流行:2005年的生活时尚与红酒文化出现全新追求法则;2005年塔座消费族群以上的消费者将会以时尚元素的对称和谐作为时尚追求的全新法则。值得一提的是时尚对称性原则还会体现在2005年至少有5个中国本土主流品牌推出女士专用红酒。“三十女人每天喝一杯红酒”更是一句成功女性的生活流行语。

    8、红酒衍生的消费将也导出另类商机。在2005年中国红酒消费市场进一步成熟并走向与国际接轨,这种成熟与接轨将会产生红酒的衍生消费,将导出全新的商机。

    本次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年度发布是就中国葡萄酒行业关于产区、口感、风格、消费理念等方面进行的消费引导性发布。年度流行发布指出,2005年以同在北纬40度至44度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的西域沙地红酒和东部海岸红酒成为中国本土领军主流红酒。新天国际酒业营销总部总经理金炜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本次发布将进一步推动“产地酒”概念的推广,来自葡萄故乡的新天葡萄酒也再次与中国主流葡萄酒一起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