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一口吸”包装果冻噎死幼儿

2005/4/6 14:09:33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上海女童陈若宁在食用小型杯装果冻时不幸被果冻卡住喉管而窒息死亡。据悉,从2000年以来,国内光是被报道出来的幼儿因为吃果冻而窒息死亡的事,就已经不下十起。上海为此将发出对小型包装果冻的消费警示。“一口吸”包装果冻究竟能否食用? 

    南京市场:“一口吸”包装果冻仍有售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沃尔玛等几家超市卖场中调查果冻销售情况。在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记者发现共有三种品牌的果冻。除了导管可吸式的包装之外,均是120克以上的大杯型果冻包装。在散装果冻区域,记者发现共有惠康、徐福记以及喜之郎三种品牌的果冻。但是其包装均是110克以上、直径在4厘米以上的大包装果冻。不少品牌还配有小勺子用来挖食果冻。沃尔玛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美国沃尔玛的企业标准,类似“一口吸”这样的小型包装果冻绝对不让进场。但是在其他一些超市,记者发现,金娃、喜之郎、今世缘、旺旺等品牌都有“一口吸”的小包装果冻售卖,多以散装称重销售为主。记者目测金娃小果冻发现,其直径规格也就比一元硬币稍大一些,刚好够幼儿一口吞下。一些品牌的小包装散装果冻上并没有食用方法的特别提示说明。

    医院专家:噎喉一分钟可致命

    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苏主任介绍,幼儿被果冻噎住的事故几乎年年发生。与被瓜子、花生、玩具等物体噎喉相比,果冻是种带黏性的胶状物,一旦吸入就会把幼儿的喉咙全都堵住。幼儿的吞咽反射力量有限,如此异物自己根本无法咳出。因此只需几十秒孩子便会缺氧昏迷,一分钟内就会死亡。而即使取出果冻,幼儿也可能会因为脑部长期缺氧,产生反应迟钝,听力、语言能力下降等后遗症,甚至可能变成植物人。苏主任表示,果冻含有色素,营养价值也不高,孩子吃了并没有特别的好处。

    职能部门:果冻包装标准缺失

    既然小包装果冻存在安全隐患,国家职能部门是否对此进行了管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蒋顺祥处长告诉记者,目前果冻方面的监管标准有两个,一份是由国家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9月发布的《果冻卫生标准》,另一份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01年11月发布的《果冻轻工行业标准》。标准主要都是针对果冻的原料、色泽、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卫生因素提出要求,至于果冻形状规格应该怎样,标准上未做规定。不过蒋处长表示,行业标准发布5年以后就可以重新修订,轻工行业的果冻标准已经发布了4年,省局可以将关于果冻大小标准的意见反映到相关部门,作为标准修订时的参考。记者了解到,欧盟对果冻的危险提示程度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包装上必须注明“可能造成窒息”等类似文字,并标出发生噎食后的急救图示。美国FDA相关条例规定:球形果冻剖面直径必须超过4.45厘米,非球形果冻需超过3.18厘米。目前,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已经停止贩售“一口吸”小果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