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哈市地产冷饮坐失千万市场

2005/5/22 11:20:35 来源:新晚报

    “今年7月1日起,无QS标志的冷饮不许在市场上销售”,此消息一出,市民举手赞同,而地产冷饮生产企业却开始犯难。有业内人士指出,此规定使地产冷饮将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此一来,哈市每年几千万元的冷饮市场将是外产冷饮的天下了。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在哈尔滨的冷饮市场上,存在着本地品牌和外埠品牌两大阵营:本地品牌大多走低端路线,产品零售价从0.5元至1元不等,很少有超过1元的;而和路雪、雀巢等外埠冷饮品牌在销售中则多从1元起价,最高至十几元。尽管外地品牌的冷饮产品价格很高,但销量却不错。

    记者发现,在该市的一些大超市里销售的冷饮产品均为外埠品牌。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大型超市只卖外埠冷饮的主要原因是外埠冷饮产品包装精细,广告宣传有力度,口味和产品品质有保证,销售利润较高。此外,这些外埠冷饮的生产厂家又多与超市有着多年的固定合作关系。与之相比,本地冷饮品牌本身利润低薄,再加上包装及推广上都明显逊色于外埠品牌,自然就显得难登“大雅之堂”了。而且,为了在冷饮大战中占领更有利位置,一直占领高端市场的外埠冷饮品牌现在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低价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每年冷饮产品市场的销售额在六七千万元左右。由于外埠冷饮产品的价格平均要比地产冷饮产品高出一倍左右,而且销量也是其几倍,如此算来,外埠冷饮的销售额就要占据冷饮市场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4000万元以上。

    面对外地冷饮称霸该市市场的现状,一位卖了10几年冷饮的摊主想起当年香坊等品牌冰棍红极一时的情景。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地产冷饮曾遍及大街小巷。遗憾的是,这些曾一度占据了本地绝对份额的品牌,如今只能眼睁睁地在众多的外埠冷饮的强大冲击下黯然神伤。

    地产冷饮为何会有如此现状?有知情人介绍,与本地品牌的低端路线相比,外埠冷饮产品的最主要特色在于品牌优势。外埠冷饮品牌都十分重视产品包装,分为盒装、袋装,硬包装、软包装等多个系列,而本地品牌的包装则显得随意甚至有些粗糙。

    另外,在品牌街上,外埠品牌凭借资金优势明显优于地产品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