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即食即卖”缺少监管

2005/6/19 10:29:24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6月17日,长春市质监局为长春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颁发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了这一许可证,企业才可以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加贴QS标识。据了解,从7月1日开始,包括肉制品在内的10类产品开始实施无证查处。昨日记者在长春市内各大超市发现,一些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已经提前穿上了QS新衣,但超市自有品牌却几乎全部缺少QS认证。
规定
10类食品7月1日开始无证查处
    昨日,记者在长春市质监局获悉,从今年7月1日开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包括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产品强制实行QS认证,未通过认证企业的产品将禁止在市场上销售。
    据了解,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年内长春市质监部门还将启动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
目击
速冻食品裸放超市冰柜中
    昨日记者在长春各大超市走访时发现,一些知名企业生产的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产品已经提前加贴了QS标识,执行情况良好。但记者却发现,超市内自行生产销售的肉制品和速冻食品却根本没有QS认证。
    在位于重庆路上某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这里出售的速冻食品中,伊利、兴发等品牌的食品都加贴了QS标识,整齐地摆放在冷藏柜内。不过超市内一些自行加工销售的速冻水饺、汤圆等却全部裸放在冰柜内,一些顾客甚至还直接用手去挑拣速冻食品,超市服务员为顾客打的包装上,也没有加贴QS标识。一些超市自卖的冰淇淋上,也没有见到QS标识。
质监
“前店后厂”是监管盲区
    对于超市自有品牌缺少QS认证这一现象,长春市质监局监督处处长王松林解释说,由于国家规定“前店后厂”、“即食即卖”等生产销售模式不在QS认证之列,对超市自有品牌的监管确实存在问题,而且许多超市和速冻食品厂商直接联系,对其的监督权也很难界定。不过,他们今年将协调工商部门,加强对在超市加工的便民食品进行监管,确保市民吃上放心食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