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泉州食品进入“休闲时代”

2005/6/27 10:59:39 来源:泉州晚报

    休闲食品被认为是21世纪的热点产品,食品的“休闲化”已成为一大趋势。21世纪的泉州食品业进入了休闲时代。 
 
    一直受市场欢迎的果脯、蜜饯、罐头类则由于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发展缓慢,不过随着休闲食品的崛起,泉州食品业终于走出了低谷。

    进入“休闲时代”

    “休闲食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休闲食品是个大舞台。”在惠安,达利集团董事长许世辉对记者说。

    如今在都市人群里,很多人的办公桌、私家车或电脑旁都会出现一些休闲小食品,或充饥、或吃着消遣,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而且,在许多超市里,各种包装艳丽的蜜饯、薯片、雪饼、干果、口香糖等休闲食品都占据了显要的位置。休闲食品被认为是21世纪的热点产品,已经在国际风行,食品的“休闲化”已成为一大趋势。

    上述产品,在泉州食品企业的流水线上,每天被生产着,不过各家企业各有侧重。

    在晋江,福马食品也是以“派”为主攻方向,蛋黄派、香橙派、巧克力派成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福马集团总裁柯永河说:“要看到食品行业的国际化趋势与潮流。”休闲食品是近年泉州食品业在市场上找到的新的立足点,21世纪的泉州食品业进入了休闲时代。

    食品业重新定位

    记者从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了解到,7月份,协会将邀请福州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科学系的专家来泉州考察食品业,帮助泉州食品业定位。

    该协会负责人孙振汉指出,“休闲”已经成为目前泉州食品的主流格调。近年来,休闲食品在泉州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成规模的休闲食品企业。扶植产业“龙头”是泉州各大产业的一种基本方式,业内传说福建达利食品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孙振汉说:“这家企业已经是泉州食品行业的龙头。”

    地处惠安的达利在国内已是一枝独秀,而从集中度来看,晋江则是食品企业汇集的地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晋江罗山一带已经形成一个食品产业基地。

    在产业的发展上,晋江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聘请专家制定了晋江市的食品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今后5年晋江食品行业的中心任务是:扶强扶优、技术升级、提高质量、强化管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形成中国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据了解,规划确定,至2008年,全市食品产业年生产总值计划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出口值2亿美元。扶植年产值超30亿元企业两个,年产值10亿元-30亿元企业6个。糖果业在全国市场份额达到10%;膨化食品、水果罐头、薯片、果冻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出口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长。

    休闲食品多样化

    数字表明,世界休闲食品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而马铃薯薯片占销售总额的50%。在马铃薯上造诣颇深的达利食品也把握了这一个市场机会。据了解,该公司在甘肃开辟了数万亩的马铃薯生产基地,此外还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优质马铃薯。

    由于存在着对农产品原材料的大量需求,泉州食品业为农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孙振汉说:“食品企业是农业深加工企业,事实上,泉州的传统耕种农业并不发达。”

    另据了解,晋江的福马食品也与晋江当地大批禽蛋生产农户签订了供货协议。

    泉州休闲食品企业的壮大,为泉州集约农业的新发展提供舞台。在此基础上,泉州的休闲食品也日趋多样化。

    按种类分,休闲食品共有八大类:谷物膨化类、油炸果仁类、油炸薯类、油炸谷物类、糖食类、肉禽鱼类、干制果蔬类等。一直受市场欢迎的果脯蜜饯类则由于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发展缓慢,而其他几类休闲食品也没有形成规模。但达利等公司的谷物膨化类产品已经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泉州食品走出低谷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泉州的传统食品糖果、罐头、蜜饯曾风行一时,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这些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挑战,泉州食品业出现了低潮。

    孙振汉指出,由于消费者对新鲜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罐头产品目前已经在退化;处于对卫生问题的担心,传统的蜜饯的制作工艺也受到了怀疑。因此,“新食品”的推出,必须有更好的食品安全保障。休闲食品强调口感,强调技术含量,相关企业的卫生条件也都比较好,传统食品的品质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近年来的休闲食品,也为传统食品的市场缺陷找到了解决方案。孙振汉说,传统的糖果主要针对春节、婚庆,成了一种节庆用品,销售的季节性很强。而以雅克糖果为代表的糖果类产品,则推出其功能性(强调补充维生素),这样就突破了传统产品的季节性限制。

    同时,也正因为泉州食品企业在“休闲”上找到了新空间,泉州食品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重新崛起了。以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生产资源,是泉州很多品牌企业的梦想,具有这种实力的企业首先出现在泉州的食品行业内。据了解,达利公司在泉州、济南、长春等地拥有七个生产基地。该公司的宗旨是降低了产品配送成本,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充分利用了本地劳工和原料资源。

    相关介绍

    21世纪休闲食品业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从90年代开始,“洋”休闲大举进入国门,历经10年,休闲食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饼干一类2003年就达到150万吨,全年销售收入在150亿以上。休闲产品主要有四种消费特征: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特产型,消费者涵盖全部人群:儿童零食、青少年享受、成年及老年人闲趣等。

    作为一个大的且快速膨胀的市场,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有如下几个特点,也是休闲食品的几个主流方向:

    一、越来越贴近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心理,要适口

    1.带汤汁的,便于咀嚼,利于下咽和消化的,如将薯片与矿泉水捆绑销售;

    2.满足求新、求变心态,人的味蕾要不断地从新的滋味的或口感的刺激中才可以保持持续的满意;

    3.健康,尽管消费者对这一点不十分明确,但在其购买决策的诸影响因素中却很重要,消费者会对食品的功能性有一定需求,基于不同的功能成为市场细分的前提;

    二、从人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与心理来看,要赏心、悦目、可支配。即“食、色、性”

    1.方便性,卖点要近,购买过程要体现休闲的概念;

    2.时效性,满足其心血来潮的非理性需求;

    3.可观性,休闲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但要好吃还要好看,试问大卖场里哪里最靓?食品区;

    4.参与性,每个人都有支配欲,好吃好看再好玩就更酷了;

    三、行业法规及宏观调控的拉动和改变

    1.食品卫生准入制度,保证了更卫生更放心的消费环境,对进入门槛相对低的食品来讲无疑是抬高了门槛,客观上改善了行业环境;

    2.行业的宏观调控促成区域的差异化,加入WTO,休闲食品不仅面临产品本身的升级问题,而且意味着竞争状态的改变。今后国家会以产业的角度出台相关法规引导行业做大做强,因此区域之间的同质化将逐步改善,其过程中会在一定区域表现出相当产品消失的情况,但同时,国家对一些传统的、民族的东西会重视起来,导致新行业的产生或发展;

    3.从绿色食品标准的推进情况来看,绿色消费最终将成为世界大势,因此在休闲食品行业人们将更关注原产地和产品的上游环节,如像啤酒等很注重水质等原料的产地资源条件等;

    四、区域资源差异化优势在食品中成为附加价值中很重要的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幅员辽阔为休闲食品的产业格局产生巨大作用。原材料的生产状况和原材料的出身对产品价值的三个层次产生不同的影响。全国中一些有明显自然优势的区域将被发掘、深化、重整、升值。如蒙古、西藏、海南等等,特别是内蒙的区域优势就比较明显,而且这种优势信息有了相当的传播基础:蒙牛、草原绿鸟鸡以及红遍大江南北的肥牛火锅,这些极大地提升了其区域的品牌力,它不可复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若加以整合则将是一笔浩大的无形资产,基于现在的同质化时代,这是不可逾越的差异化。

    以上一二两点类似于“软着陆”,是历史的理性发展观,三四两点类似于“硬着陆”,是未来的产业整合方向之一,也是渠道选择经营目标的考量因素之一,因为这个方向会在消费者的实际消费中表现出来,随着同质化的加剧,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流通价值不足以成为渠道客户的赢利促进因素,渠道客户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产品的消费价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