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酒类乱加甜蜜素引发行业关注

2005/7/10 10:17:14 来源:南方日报

    甜蜜素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滥用超标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由于世界上包括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因此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出口食品因此遭受进口国退货一类负面国际贸易事件。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甜蜜素在酒类行业中因为相关标准门槛低或企业缺乏自律、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乱添违规使用现象严重。

    葡萄酒:三成不合格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在抽检10种食品时,葡萄酒抽样合格率排名倒数第一,仅为66.3%,近三成质量不合格。监测发现不少葡萄酒添加剂含量超标,有的甚至纯粹用香精、酒精、甜味剂、水等勾兑而成。

    在执法中,烟台白洋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彩虹葡萄酒,是全汁葡萄酒,其甜蜜素检测值为0.52克/千克(标准规定不得检出);另有一种半汁葡萄酒,其甜蜜素含量也超标,该酒为漳州市蓝田开发区华城百货商店销售的由烟台蓬莱阁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佳美红葡萄酒,其检测值为0.94克/千克(标准规定为≤0.65克/千克)。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尹建军指出,目前葡萄酒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首先是理化指标合格率低,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情况。部分产品酒精度、总糖、滴定酸、苯甲酸、糖精钠、甜蜜素均不合格。在葡萄酒产品中,苯甲酸、山梨酸作为防腐剂允许添加,但有限量要求,苯甲酸含量不超过每千克0.8克。其中山葡萄酒问题尤为严重,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存在偷工减料现象。不仅葡萄汁含量极低,甚至可能是“三精水”,即在酒精和水中添加香精、甜味剂、色素勾兑出来的劣质品。

    白酒:中低档浓香型是“高危品种”

    北京一位五粮液、茅台、长城等名酒经销商在讨论白酒中添加甜蜜素现象时指出,中低档酒、特别是浓香型白酒过量使用甜蜜素的产品比较多,名牌产品情况相对好些。

    南昌穗洪食品有限公司人士分析认为,普通白酒甜味物质主要是依靠勾兑过程中添加适当品种和数量的甜味剂。白酒有浓香、清香、酱香、米香四种基本香型,虽然每种香型各有其典型风格,但是不论哪种香型的白酒,保持适度的甜味,不仅可以遮盖一些苦涩,而且还能使酒体保持甘洌、醇厚、绵软,尤其是浓香型白酒,绵、甜、软、净是其典型风格,对酒的甜度更有特殊要求。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白酒中特地添加甜蜜素做法很少。白酒专业委员会为此召集了白酒、检测、食品添加剂和标准等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论证后认为,受检产品中微量甜蜜素或类似物质的来源尚无科学准确界定,卫生部对食品中添加剂的解释是,食品中添加剂使用量不是指产品中的残留量,在检验食品中添加剂指标时,应结合配料表的标识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