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既非奶也非饮料 当心农贸市场“乳饮料”

2005/7/12 16:54:43 来源:北京晨报
    农贸市场竟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乳饮料”。市消保委昨天发布消费警示:消费者在购买乳饮料时,尽可能到大型商场或超市购买品牌响、信誉好的大企业产品,并仔细查看标识标注。

    最近有消费者反映,本市农贸市场上出现了“人造牛”’,这种“牛奶”外包装很漂亮,里面呈半透明的浆糊状液体,喝了却没有奶的味道。市消保委闻讯后,马上对本市农贸市场内销售的乳饮料进行了比较试验。

    经检测,主要发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标识标注混乱。这些产品大都以“××新鲜纯牛奶”、“××甜牛奶”、“××高钙奶”、“××草莓牛奶”等命名,并在不显眼的地方标出“乳饮料”字样。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所谓的“乳饮料”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相当低,通俗地说,既不是牛奶,也不是饮料。如有一产品外包装标注为衢州佳源乳业生产的“关爱草莓牛奶乳饮料”,内包装却是上海申灵食品厂生产的“天天特品乳草莓奶乳饮料”;金华市乳中情牛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外包装上,其自称为“牛奶”的字样很大,但“鲜乳饮料”的字样却很小,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二是成分含量严重不足,短斤缺两。检测结果显示,这些产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大多在0.4%以下,而标准规定含乳饮料蛋白质含量应≥1.0%,牛奶的脂肪应≥3.1%,蛋白质应≥2.9%。“关爱草莓牛奶乳饮料”(生产日期模糊不清)的蛋白质含量只有0.08%;中山市家宝乐食品饮料公司生产的“多康新鲜纯牛奶”(2005年5月2日生产),其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只有0.25%和0.24%。

    三是内包装材料污染严重。这些产品大多外包装比较考究,而内包装则为污迹斑斑的塑料瓶,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对于上述3种情况,本市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已着手调查。(记者 诸达鹤)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