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葡萄酒产业目前发展利好

2005/8/26 9:57:18 来源:糖酒快讯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和饮酒方式的改变,发端于西方的葡萄酒消费在中国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与之相适应的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政策频出 发展“利好”

    毫无疑问,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处在一个发展“利好”的状态。

    从国家产业政策上看,去年中国禁止半汁葡萄酒的生产,今年又出台葡萄酒新标准,客观上要求葡萄酒的品质进一步提升,也推动葡萄酒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从消费市场看,人们对葡萄酒的消费逐步理性化,半汁酒、低档次酒市场越来越小。而消费结构的升级又带来产业发展新趋势。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称,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目前依然是制约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要害。葡萄酒市场竞争正逐步从品牌和价格竞争,转到产地和质量竞争。专家认为,在所有的竞争手段中,产地的竞争将成为最主要的竞争。

    葡萄海岸崛起 国际化进程加快

    国际上公认,有两种生态类型地区可以生产出最优质的葡萄。第一种为气候冷凉地区。西欧和中欧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第二种被称为“中性气候类型地区”,这种地区有更充足的阳光,更高的积温,更长的葡萄生长期,一般位于山岭的向阳面或者位于海洋、江河的南岸或西岸。

    符合上述两种生态类型地区标准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有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纳帕山谷、智利卡萨布兰卡谷、澳大利亚布鲁萨山谷、南非开普敦,它们和位于黄、渤海交汇处,在北纬三十七度的中国蓬莱,共同被誉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

    日前《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合作意向书》在中国蓬莱签订,由此掀开了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业发展的新篇章,也加快了中国葡萄酒业的国际化进程。

    据知,目前,蓬莱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五千三百三十四公顷,葡萄栽培品种五十多个,葡萄年产量已经突破八万吨。因此,吸引了中粮长城、天津王朝等三十多家企业前来投资或建立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国外知名企业菲律宾康达集团、意大利罗迪公司、法国阿海威等公司也先后在蓬莱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势建立酒堡或苗木培育中心。

    洋酒抢摊 形势严峻

    与中国葡萄酒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葡萄酒市场的低迷,由于世界葡萄酒产量和消费持续下滑,一场“十字军”东征正不可避免地向中国市场袭来。从二00四年以来,国内葡萄酒进口关税已经从百分之四十四点六,降至百分之十四,于是,国外上百家洋酒涌入国内市场,成为一大景观。

    来自美加、阿根廷、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葡萄酒企业和品牌纷纷登堂入室,其推介活动层出不穷,免费品尝,发放宣传品,成为他们招揽消费者和培养潜在的消费人群的手段。这些洋酒以“低价位”亮相中国市场,对国内企业构成不小的威胁。

    因此,有识之士指出,面对国际知名葡萄酒企业的进攻,中国应该借助葡萄酒海岸效应,下大力气发展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扶持顶尖葡萄酒生产企业健康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