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品业不注重经济效益盈利水平降低

2005/9/30 10:47:58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会长宋昆岗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乳品企业重视发展速度,而不注重经济效益,重视市场占有率,而忽视销售利润率,造成产量增加,销售收入提高,而企业的盈利水平在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2001年是6.3%,2002年是6.8%,2003年是6.1%,2004年是5.4%。按企业所有制划分,2004年销售收入利润率外商投资企业是8.85%,集体企业是3.38%,私营企业是1.98%;按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为5.47%,小型企业为5.28%。可以看出,我国乳品企业的规模效益并未得到发挥,大型企业的盈利水平同小型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宋昆岗认为,造成我国乳品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重视发展速度,而不注重经济效益,重视市场占有率,而忽视销售利润率。近年来,许多乳品企业不顾客观条件,不考虑市场空间有多大,也不管是否有经济效益,盲目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争当行业老大,抢占大市场,致使企业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上去了,但盈利水平却很低。以全国十大乳品企业为例,2004年,我国十大乳品企业乳制品产量469.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5%;乳制品工业总产值376.8亿元,占全国乳制品工业总产值的56.86%,但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4.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宋昆岗说,乳品企业盈利水平的降低,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乳品企业盈利水平的降低,也说明了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产量与销量的矛盾。由于新老企业的负担差别,不同地区原料价格的差异,不同地区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尽一样,造成企业产品成本差异较大。要想解决上述矛盾,提高我国乳品企业的效率,就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三个转变”。
    乳制品行业一定要尽快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没有速度的企业将不能发展,没有效益的速度将不会持久。高速度低效益将预示着企业的经营风险,稳步发展的前提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今后,乳品行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将主要考核效益指标,考核它对行业的贡献。
    从原料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近几年,我国乳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料奶生产已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市场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乳制品行业已经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的行业。因此,乳品企业应根据自己实现的市场发展情况确定发展速度,制订出可行的发展计划,根据计划发展奶源基地,通过合同确定购销关系,依靠经济手段调节数量,以降低因盲目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和低效益。
    产品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转变,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工作。目前,随着作为乳制品主要消费市场的大中城市液态奶消费逐步趋向于相对饱和状态,我国乳制品品种应向着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向着牛奶消耗多的产品发展。要开发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含乳食品,发展干酪类产品,增加脱脂乳粉和奶油的生产,以减少脱脂乳粉和奶油的进口。要加强对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功能性乳制品,以增加产品的差异性,减轻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提高乳品企业的利润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