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谁来为农民把住食品“入口关”

2005/10/6 10:39:22 来源:闽南日报
      记者最近在河北、海南一些农村采访时了解到,不卫生食品依然在威胁着广大农民兄弟的健康,由于饮食引起的发病、中毒事件增多。谁来为农民把住食品“入口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标注知名品牌的奶粉售价只有几元钱,沿街叫卖、没有包装的冰棍、雪糕五颜六色煞是好看,馒头坊、挂面坊等换来的面粉很多用化肥袋包装,过期火腿、糕点随处可见……有关部门在河北武强县检查时发现,一些食品小厂不仅没有“三证”,而且用次面粉、滑石粉和糖精做日本豆。而在号称“糖果之乡”的巨鹿县一些乡村,其生产的奶糖根本没有牛奶,而是用方便面下脚料、滑石粉和糖精生产的。个别企业为牟取暴利,用水、食盐、焦糖色等配置酱油;一些生产企业在火腿肠里添加了防腐剂山梨酸和护色剂亚硝酸钠,而在标签配料表中未加标注。

  在海南陵水县,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农民收入不多,买东西图的就是个便宜,就算明知是假的我们也买。庄户人家吃东西也不在乎有什么营养,能吃饱就行。一名妇女对记者说,有害无害怎么样?她也知道电视广告里说的那些食品好,但价钱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正是村民们对食品卫生的漠然置之,使得惨剧一再上演。从2004年11月以来,海南省有关部门已经连续接到12起农村饮食中毒报告,已有72人中毒、13人死亡。

  农村缘何成为不卫生食品的“大本营”?原因之一是农民的习惯性心理,不太重视饮食卫生。同时许多村民缺乏辨别能力,特别是由于农民购买力低下,价格高低往往决定了他是否购买食品,因此给了价格低廉而又不卫生的食品可趁之机。而那些农村食品小作坊分布广、流动性大,季节性生产,出问题的概率很高。另外,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服务仍然远远不到位,对不卫生食物流入市场的渠道把关不严。

  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质检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未达质量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不卫生食品流入市场,坚决查处各种违法经营不卫生甚至有毒食物的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