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台前县节约型农业敲开农民致富门

2005/10/10 16:25:25 来源:河南视窗
    “这是俺衬里养的‘绿鸟鸡’,不比电视广告里的差,在树丛间吃草食虫长大的,绝对的绿色食品,可以卖到12块钱一斤。这种小笨鸡散养在林子里,即节省了饲料,又为树木除草治虫,鸡粪还是有助于树木生长的好肥料。”近日,台前县孙口乡奎斋东村的村民刘东海高兴地对笔者说。眼下,在台前县农村像刘东海一样,靠综合利用土地发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

    该县候庙镇农民巧用生物循环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该镇绿源畜牧开发公司投资200万元建起了养牛厂,和北京奶牛中心合作,引进精子性控技术,使母牛繁殖小牛母性比例为97%。母牛犊市场售价比公牛犊高达十倍,公司收入大大增加。该公司建有容量百方的青贮池4个,年收购玉米秸杆150余万公斤,加工成青贮氨化饲料,不但降低了奶牛饲养成本,农民卖玉米桔杆一亩地还能收入100多元。该镇积极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农业模式,帮助农民建造沼气池。一说到用沼气的好处,该镇张楼东村村民张汉卫如数家珍:“建一个沼气池投入1500元,政府补助1200元,三口之家,喂两头猪,种2亩地,用沼渣作肥料,沼液当杀虫剂,省去肥料、农药200多元,一年养两茬猪能挣800元。往年做饭烧煤一天得五个煤球,一天合一元钱,用沼气一年又省了300多元。烧柴禾也不划算,玉米秸杆卖给养牛厂,五六分钱一公斤,一亩地秸杆能卖100多元。一个沼气池当年的效益就够成本,往后净赚。”

    为了不让一分田闲着,该县孙口乡群众把背河洼地4000余亩开辟成高产稻田、鱼塘、荷塘,昔日的盐碱侵、芦苇丛生、低洼积水的荒凉模样变成今日的鱼米之乡。该县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一批桥、涵、闸,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针对育苗插秧季节往往是黄河水枯水期、引黄灌溉比较困难的实际,孙口乡又投资兴建了两座流动提灌站,为农民义务送水。在背河洼地最低地块,他们因地制宜,挖成鱼塘、荷塘,用挖出来的上抬高其他地块。通过治理,昔日的“穷堤根”逐步变成今日的“聚宝盆”。

    据了解,近几年,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坶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台前县从发展节约型农业人手,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开发利用背河洼地、苗河滩易上水地块、空心村、废窑厂等闲置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发展林间养殖、农作物套种、水产养殖等节约型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帮助农民建造沼气池,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农业相促进等。台前县节约型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农民收入普遍增加。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台前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占年计划的63.2%,同比增长1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92元,同比增长6.6%。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