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饮料乳品难舍新“鲜”噱头

2005/10/13 10:51:28 来源:民营经济报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刚好10天。11日,记者在广州的部分超市仍然发现,“××派”和“鲜×”等不符《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其《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的标注依然如故,进口食品包装则普通缺乏中文标注。

    饼干蛋糕依然“派”出多门

    本月1日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显示,食品厂家可以在标签上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但是必须在所示名称的邻近部位标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名称或等效的名称;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名称时,须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通俗名称。

    昨天,记者在广州部分超市的随机调查显示,卡夫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纳贝斯克食品(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285克装“趣多多”未标注表明食品名称的“饼干”字样,仅在不显眼的位置超小字号标注了“巧克力曲奇”;汕头四洲制果有限公司也未标注显示食品名称的“饼干”字样,“四洲威化”却被醒目放大;乐天食品(中国)有限公司150克装的蛋糕产品未标注“蛋糕”字样,仅标注了“蛋黄派”这一不知所云的名称。

    鉴于国标委目前尚未公布有前食品企业库存包装的延期名单,因此记者无从查实上述食品包装是否进入厂家所在的省级质检部门核准库存清单之列,对此,乐天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在电话回应记者时也称并不知情。

    饮料乳品难舍新“鲜”噱头

    与此同时,记者针对饮料类别的调查显示,由东莞市冠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销的“蕃茄汁”作为饮品名称标注细小,而“鲜采蕃茄”字样却特别扎眼;自食品标签“禁鲜”之日起屡次引起业界质疑的统一“鲜橙多”和康师傅“鲜之每日C”果汁饮料继续热衷其新“鲜”噱头,没有迹象显示其包装有何变化。

    事实上,2004年11月《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加工食品不得称“鲜”,标签上一律禁用“鲜”字。后来,虽然以农业部门为代表的有关奶协千方百计废除禁“鲜”条款,不过,国标委最近在《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两项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及随后回应媒体时表示,从未暂停“禁鲜令”或收回“禁鲜令”。

(蒋杰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