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功能饮料争相搞怪为哪般?

2005/10/21 16:08:11 来源:消费日报

    “他+”、“她-”、“尖叫”、“劲跑X”、“黑松沙土”……看着这些怪异的词组,以前谁也不会想到这些能是饮料新品的名字。在今年的饮料市场上,最为抢眼的莫过于功能型饮料,甚至被称为继乳品之后的又一市场热点。日前,由上海市食品协会和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举办的饮料市场高层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今夏已有超过50种的饮料新品相继投放市场,其中功能饮料占了绝大部分。从“累了、困了喝红牛”,我们开始知道什么叫做功能型饮料,而此种饮料几乎都拥有着奇特的名字。从去年的“脉动”到今年的“尖叫”、“激活”、“他+”、“她-”……随着饮料市场的发展,新品迭出,让人应接不暇之余,其另类名字也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其实,早有人士指出,今年的饮料有三大怪:名字怪,让人看不懂;口味怪,不是碳酸也非果汁,都是没尝过的新奇口味;包装怪,拿着饮料却不知从何入口,卡通型、可重复使用的新包装纷纷上市。据统计,今夏超过50种的饮料新品相继投放市场中,有近一半新品的名字怪怪的,“水护养”、“脉动”、“魔力氨基酸”、“体能”,“迷茫”、“哇赛”、“激活”……饮料商竞相进行名称大战,各大卖场、便利店的饮料货架上净是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怪名字。

    也有人认为正是这怪怪的名字、独特的口味,才得以形成今年饮料市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面对市场的竞争,商家希望通过营销手段体现自己的不同,扩大自己的市场,在此方面各大厂商可谓绞尽脑汁。在选择传统的降价促销、抽奖活动等方法之外,厂商启用了形象代言人,希望通过明星的影响力,去影响相应的消费人群。这些营销手段当然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饮料厂商为什么又追风地给饮料起怪名字呢?上海财经大学现代营销中心主任晁钢令教授指出,商家给产品起不同的名字是为了锁定各自的细分市场,吸引不同消费者的注意,因为名称可以引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联想。北京工商大学洪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感性消费已成为饮料消费的主流。饮料是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在选购快速消费品时,往往在5秒钟内作出决定,因此各商家在名字上下功夫争的就是这5秒钟。而且从饮料消费人群的年龄分布来看,15-29岁之间的人群是市场的当然主力,以果饮为例,其中20-40岁人群占了61.3%的市场份额。青少年感性消费的首选趋向就是“时尚”,这一群体的消费特征决定着饮料市场的消费趋势--追求新颖时尚、追求个性化,注重感情和直觉,冲动性购买色彩强烈。青少年群体在大部分产品领域,会仅凭产品的外观魅力和品牌特性就完成对新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一旦直觉上感觉良好,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购买情绪,从而迅速地作出购买决策。对这些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人来说,饮料搞怪的名字确实很容易博得他们的喜爱。不少饮料商表示,他们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就是16岁-35岁的年轻人,而来自市场的信息也已证明这些包装时尚、口味新潮、名字另类的饮料已开始热销。

    不过,有关专家指出,饮料毕竟是拿来喝的,怪名字固然能博得一时的好奇,但顾客最终买的还是口味。仔细看一下配料表,这些古怪名字包装下的饮料也并没有过多的新鲜花样。它们中的大多数属于运动型饮料,体现的依然是诸如绿茶、菊花、芦荟、蓝莓等口味的饮用水系列;再如“茶研工坊”,打出的“不只是绿茶”的广告语却也实实在在地表明其终究还是绿茶,只是加入了罗汉果、金银花。相关人士也表示出一丝忧虑,随着“脉动”的成功,各大饮料企业纷纷上马功能型饮料,为急于争夺市场份额,很多品牌在配方、口味、包装上相互模仿,最后能做出差异的只有名字了,然而现在其另类的名字显然也成了跟风的对象。留给我们的问题是,这些“另类”是不是都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产品从包装到口味到名字均流向同质化,那么“另类”还有何意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