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海水蔬菜:从荒滩上“拾”财富

2005/10/21 16:28:53 来源:中国海洋报
    今年8月,“麦莎”台风过境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数百万亩农田遭淹。然而,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上种植的一种新型海水蔬菜,被海水淹没近一周后,不但没有腐烂,其生长反而更为旺盛,成为灾区农田中的惟一“绿”点。这种“神奇”的蔬菜就叫海蓬子。 
    近日,笔者走访了在国内引种海蓬子并种植成功的盐城绿苑海蓬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银,在他看来,正是有了海水蔬菜的大规模种植,使得以前无人问津的盐碱滩涂,现在成为民间资本争相进入的“宝地”。 
  “海蓬子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与以色列尼克大学历经20余年的研究,耗资2000万美元,从2000多种耐盐品种中筛选培育出最优秀品种,其生长过程全部使用天然海水直接灌溉。”谈到海水蔬菜,张春银如数家珍:海蓬子生长于盐碱荒滩,不与传统农业争土地;直接用海水灌溉,可节省淡水资源……张春银告诉记者,传统的滩涂开发模式为先改良,后利用,存在改良成本高,利用效益较低的弊端,而在盐碱滩涂上利用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种植适生作物海水蔬菜,可以边改良、边利用、边收益,“经济行为符合自然规律,自然是事半功倍。” 
    张春银笑称“海蓬子全身是宝”,除了可以作为蔬菜外,还可以形成食品、油脂、饲料、板材、保健品、化妆品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欧美国家,海蓬子更是作为传统的减肥草药,成为各大超市卖场的“抢手货”,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外,种植海蓬子还能起到固土封沙,增加滩涂植被,防止盐碱扩散的综合效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蓬子油的提取技术已经成熟,海蓬子的规模化种植,将能置换出大量原种植油料作物的优质土地,改种其他作物。 
    笔者从盐城市海洋局了解到,与德、美、日等国家相比,我国海水蔬菜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拥有沿海、内陆广大面积的盐碱地、取之不尽的天然海水灌溉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出台了鼓励海水直接利用的相关产业政策,在国家政策“助推”之下,江苏乃至全国广袤的沿海滩涂将有望全部着上“绿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