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受阻绿色壁垒中国茶叶可能失去欧盟市场

2005/12/5 10:21:03 来源:新华社

    今年以来,接踵而至的绿色壁垒使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迅速增长之势受到强力遏制。与此同时,我国自己的相关标准却严重缺失,使茶叶生产企业在国内外两个错轨市场中无所适从。

    2005年8月1日起,欧盟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硫丹是一种具有杀螨作用的有机氯类广谱杀虫剂,属于高毒农药,广泛应用于茶叶、棉花等作物上,新标准相当于“检测标准严格了3000倍”。

    广东是我国茶叶出口的重点地区,但不断提高的国际市场准入标准却使广东茶叶面临重重困难,出口形势极其严峻。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10月,广东茶叶累计出口1.2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8.1%;出口值2644万美元,下降25.9%。欧盟是广东茶叶的传统出口市场,又以出口高档茶为主,利润较高而颇受企业的欢迎。但新标准实施后,广东茶叶已基本被挡在欧盟市场之外,8—10月,广东茶叶对欧盟出口53.4吨,降幅高达91.2%;其中10月对欧盟出口量仅为15吨,下降95.5%。

    茶叶出口企业反映,符合标准的货源很难找到,如果不从生产源头上抓起,中国茶叶很可能全面失去欧盟市场。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也发出通知,要求输欧盟、日本茶叶的原料自2006年1月1日起,必须直接采自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出口茶叶加工企业的原料都必须直接采自于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出口企业呼吁,在完善企业生产种植基地的同时,国家有关茶叶的生产和检测标准亟待修订完善,使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有章可循。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