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旱作农业咋增收(聚焦现代农业)

2005/12/11 9:03:41 来源:人民日报

    “牛膝盖”地区———3个月多种了一茬庄稼

    镜头一:离过年还有些时日,可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郭槐乡好几个在深圳打工的小伙子背着包回家了。“被炒鱿鱼了吧?”有乡亲半开玩笑半当真地问。“你就不往好里想!

    我们村里种菜用上了新技术,挣的钱不比打工少!”

    郭槐乡所在的半干旱山区,海拔1400—1800米,现有贫困人口5万,是武山县贫困人口最为集中、农业种植结构最为单一的地区,被戏称为“牛膝盖”地区(意指贫瘠),冬小麦是主要的种植作物。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势,在这里发展蔬菜种植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是,随着县农技站几位技术人员的出现,这里在慢慢地发生变化。6、7月冬小麦收割后,按常规田地就在那里空着,待9月下旬再播种。但技术人员似乎急不可耐,小麦一收割完,地膜都不收,就种上菜瓜,这让当地农民纳闷不已。

    “7到9月,光、热、土资源最为丰富,降水也特别集中,麦收后复种的地膜菜瓜这一短茬作物恰好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整合利用,并以集雨补灌水窖作为补充灌溉保障,解决了山区发展夏秋蔬菜种植上缺水这一根本性的限制因素。”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站长崔增团一语道破“天机”。

    根据几年的推广,地膜菜瓜平均亩投入为110元,加上用工投入也就是210元,农民基本能承受。在播种35—40天后,即有菜瓜收获,从种到收不超过80天,也就等于在3个月时间内增加了一茬作物。亩收入最少900元,除去不包括人工在内的成本投资,亩增加纯收入790元。而在菜瓜大量采摘的8月底,正是传统蔬菜生产淡季,也是各地大专院校开学的时间,因此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双垄沟播———少用水也能有好收成

    镜头二:11月29日,榆中县。宽广的田地上,一条条土垄拱起如波浪,上面铺着白色的地膜。“今年的玉米已经收割完了,收成不错!都是新技术帮的忙,要不哪有收成?”一位农民一边往地膜上盖玉米秸,一边说。

    “他说的新技术就是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据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刘健介绍,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区,春季降水多以10毫米以下的无效降水为主,春季干旱成为农业生产不可回避的自然灾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旱作区玉米产量,但传统的起垄半膜覆盖技术覆盖率低,裸露部分水分蒸发严重。

    2003年,技术人员提出了“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当年试验示范了2130亩,发现集雨效果十分明显。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节水科的孙大鹏科长一边用幻灯片演示,一边对记者说:“如果说接纳天然降雨渗入土壤水库为‘进’,蒸发损失为‘出’的话,这项技术模式可使土壤水分由露地及半膜覆盖的栽培模式‘易进易出’,变成了‘易进难出’。”

    与半膜覆盖玉米田相比,全膜覆盖亩增产140—180公斤,还能有效防治田间杂草,减轻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目前该技术已在甘肃12个县推广了11万多亩。

    不毛之地———草垛垛变成了钱摞摞

    镜头三:阳光白花花刺眼,一堆堆青草散发着清香,旁边一位玉门市农民抑制不住喜悦:“2001年以来,我在承包的荒滩地上种植50亩紫花苜蓿,年年收割现成的草,草价也年年提高,今年1吨草收入520元,我收割的40吨草收入2万多元,这草垛垛就是钱摞摞啊!”

    苜蓿是优质牧草、节水植物,营养成分高,成本很低,有利于提高畜牧业水平和农民收入。玉门市年均降水量仅5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多毫米。在这种“不毛之地”,其他作物难以生存,苜蓿却能“疯长”。据专家调查研究认为,玉门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苜蓿种植地带,光照、温度、土壤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使苜蓿蛋白质含量高,草品优质。

    目前,玉门已建成万亩饲草乡镇5个,发展标准化饲草基地3万亩,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饲草生产基地。农民每年向饲草加工企业出售干草10万多吨,直接收入达5000多万元。“草王牌”苜蓿畅销国内,并出口韩国、日本。

    甘肃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多年来甘肃变‘传统种田’为‘科学种田’,调整产业结构,粮食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