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打假扶优助即墨黄酒走出低谷

2005/12/28 10:17:38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感谢青岛市质量技监局的关心和帮助,你们打假治劣、扶优扶强和全方位的质量服务伴随着即墨的老酒产业逐步从低谷走出来,我们现在正在稳步提高,你们功不可没。”12月8日,山东青岛市质量技监局组织召开的即墨黄酒生产企业发展座谈会上,山东即墨黄酒厂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即墨老酒距今有3000年历史,其工艺特殊、酒味醇香。但是,3年前,即墨的老酒产业陷入了尴尬境地:青岛市部分城郊、农村市场出现大量价格低廉的“即墨老酒”,不但搅乱了市场价格,使正规企业陷入困境,更使消费者对即墨地区的黄酒质量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眼看着即墨的老酒行业一步步滑向低谷,青岛市质量技监局焦急万分。如何才能让老品牌的声誉重振江湖,如何帮助即墨的老酒生产企业走出困境?只有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两手并举。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青岛市质量技监局一方面加大了对即墨地区老酒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力度和对假冒伪劣生产企业的打击频率,对于没有生产资质、产品质量低劣的小作坊小企业,该局采取发现一批曝光一批、建议取缔一批的措施;另一方面紧急开展扶优扶强措施,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围绕着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青岛市质量技监局与企业签订了质量安全责任状和承诺书,根据食品区域监管方案,每家企业派驻专门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监管。同时,针对国家对黄酒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推行,青岛市质量技监局多次召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宣贯会,帮助企业查缺补漏,对于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本着采取帮、服、促的理念,质量技监人员亲自下到厂区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示范文本,从原料进货到产品质量控制的各个关口,做到严防死守,绝对不让一个质量问题出现。

    青岛封缸酒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企业经营条件有限,一次性通过国家审查获得生产许可证有些阻力。为此,该局监督处工作人员数次到企业,帮助引进检测设备,规划厂区的杀菌、灌装、原材料存放等布局。通过系列改造,企业整体环境焕然一新,质量抽检合格率稳步提高。

    在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青岛市由原来的3家正规企业提高到墨黄酒厂、妙府老酒等5家,并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部申报生产许可证并一次性通过了现场审核。即墨市酒厂的即墨老酒获得“山东名牌”称号,妙府老酒有限公司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即墨市老酒行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2.4万吨,销售额、生产能力在逐年提升,占领了本省及辽宁、吉林等省、市市场。

    12月8日,青岛市质量技监局召开即墨黄酒生产企业座谈会,与企业共同探讨该产业的未来。经过探讨,大家达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集约化经营,是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的共识。针对即墨老酒产业发展态势,行业内各企业表示应该抱起团来,共同研究市场动态、研究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方向、即墨老酒品牌发展之路等问题。会议形成了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避免恶性竞争、创造良性生产经营环境的氛围。

    据青岛市质量技监局副局长闫宝珠介绍,该局正在筹划2006年上半年召开即墨地区黄酒产业品牌发展论坛,全方位讨论质量控制、生产标准、产业模式、经营方式等问题,让即墨黄酒产业越来越大,越走越辉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