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国内糖价上涨六成食品企业“变相”涨价

2006/1/14 10:36:22 来源:广州日报

    1月5日及16日,国家商务部及发改委再次决定竞卖总量为18.4万吨符合国标一级以上(含一级)的白砂糖,这次国家储备糖竞卖底价为3800元/吨,这一措施旨在平抑比去年同期高涨了六成的国内糖价。而国内以糖为原料的众多食品企业目前苦不堪言,表面虽难言涨价,但仍有不少企业以减量不变价等方式暗自涨价。

    有企业坦承不得不涨价

    糖价高涨对以糖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全国烘焙业公会副会长周发茂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一些糖果企业而言,糖的成本就直接占其总成本的30%~40%.”广州雪贝尔总经理万贤才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我们的总成本涨幅超过10%时,我们必须涨价。”

    而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终端消费品涨价谈何容易,所以目前还不敢向消费者作出任何涨价或是不涨价的承诺。广州新源饮料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岑庆恒日前也对记者表示暂不考虑在终端市场上升价。

    而徐福记公关负责人孙天珍则向记者表示:“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更加不会涨价。”

    可口可乐对外事务副总监赵彦红昨日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也不能肯定不会涨价,这都要走着看。不过,针对新年的家庭消费需求增加,我们仍会按原计划在大卖场里进行大包装产品例行促销。”

    尽管厂家们为了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般都不轻言涨价。但实际上,厂家就算是涨价也采取不声张的方式,记者昨日在市场上看到,不少食品企业已以减量不变价等方式变相加价。王先生是某家面包房的厨师,他告诉记者:“近期老板跟我们讲面包用料要少一点,膨化剂要增加,这样就可在原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除此之外,记者在各大卖场看到,饮料、饼干、蜜饯一度风风火火的降价促销活动变得平淡许多。

    糖涨价应是短期行为

    中国糖业协会副总理事长刘汉德预测:“此次糖涨价应是短期行为,明年随着对糖业投资的加大,糖量很可能会供大于求,糖价下跌,因此蔗农们应谨慎加大产量,不能一哄而上。”

    不过,国际糖价的回落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是石油价格的变化仍不可预测。而巴西的汽车酒精用量预计将从当前的23%上涨到28%,这给国际用糖量的继续下跌埋下伏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