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蜂蜜出口路不太好走

2006/3/24 10:40: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品和医疗保健用品,在国际和国内都具有良好的市场。目前,我国蜂蜜生产量居世界首位,全国现有蜂群数量约700万群,年产蜂蜜20万吨左右。我国蜂蜜年出口量占世界蜂蜜年出口总量的20%左右,多年居世界首位,出口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我国共出口蜂蜜8.85万吨,比上年增长8.8%,出口金额为876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平均单价0.99美元/千克,比上年下降9.5%。2006年1月我国蜂蜜出口7386吨、685.5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1月下降24.3%和28.5%。
    在2005年,我国出口蜂蜜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不足。
    出口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等国。2005年,我国出口美国的蜂蜜有2. 8万吨,贸易额2391万美元;出口日本的蜂蜜有4.14万吨,贸易额4369万美元,出口到上述两个国家蜂蜜的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占我国全部出口的78.7%和77.1%。随着对美国市场的进一步集中,贸易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早在2002年5月,美国FDA宣布对中国出口的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标准为0.3PPB,并随时有可能将标准提高到0.1PPB。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如果蜂蜜对美出口过猛、量升价跌、市场份额过分集中等情况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刺激美国提高蜂蜜进口标准,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对欧盟等传统市场恢复缓慢。长期以来欧洲市场一直是中国蜂蜜出口的主要市场,但2002年欧盟以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中止从中国进口蜂蜜,2004年10月份才解除禁令。2005年,我国对欧盟出口蜂蜜6645吨,仅占出口总量的7.5%,主要有两点原因使我国对欧盟出口恢复缓慢:一是关于进口蜂蜜中氯霉素残留,欧盟近乎苛刻的检测标准,令众多蜂产品出口企业不敢轻易接订单。二是欧盟成员国对我国蜂蜜的排斥心理。
    整体产业化程度较低,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蜂蜜生产和市场脱节现象较为突出,基地产业化生产未成气候;加工厂、出口企业众多,但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中间环节多,行业总体实力不强,真正能起到带动大批蜂农致富、提升产业水平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质检部门的检查结果显示,多数加工厂、出口企业与蜂农、养蜂联合体和基地尚未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对源头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仍过分依赖以检验设备控制质量。同时,我国蜂蜜因生产方式等原因先天不足,内、外销的品质要求不一、标准不一为搀杂使假和劣质蜜、假蜜创造了生存空间,使得我蜂蜜屡屡成为国外市场进口安全标准提高的直接牺牲品。人民币的升值也弱化了我国蜂蜜出口的价格优势。另外,我国出口蜂蜜还具有品种单一,加工程度简单,附加值低,洋槐、紫云英、橡树等单花种蜜所占比重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均对我国蜂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出口的做大做强构成不利影响。
    蜂蜜出口对农作物授粉和农民致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就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长沙海关及湖南省内有关专家认为,除加快我国蜂蜜生产产业化进程,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大出口蜂蜜的加工度,增加蜂产品附加值外,企业应采取重点市场开拓和市场多元化并重的战略。我国蜂蜜出口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开发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拉美、大洋洲和非洲等其他市场。
    专家同时呼吁,建立进出口监测预警体系。中国加入WTO以后,一些国家已利用卫生与检疫方面的各种技术壁垒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并想方设法提高“门槛”,以此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我国出口企业又由于信息不畅,各自为战,以至接二连三地遭遇退运。为减少出口企业因不知情而造成损失,应在海关、商检等环节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在发现农产品出口遭退运增多的情况下,迅速向企业反馈信息,发出预警,以便企业及时应对,避免更大损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