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豆粕行情成为影响后市豆油走势的关键性因素

2006/5/9 15:31:00 来源:网友
    4月下旬,国内部分地区豆油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而且这种反弹的势头还有继续延续的态势。但笔者认为,目前价格反弹的动能不大,反弹的力度和空间将相对有限,后期国内豆油价格还将以窄幅整理为主,国内豆粕行情将成为影响后期国内豆油价格走势的关键性因素。 
    目前,对后期国内豆油价格走势有利的两个关键性因素都已经显现出来。后期国内豆油价格稳定趋涨的可能性较大,但上涨幅度仍受到一定限制。 
     原油价格高涨对豆油价格形成支撑 
    受国际原油价格和CBOT豆油期价持续走高带动,国内豆油价格出现反弹。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和CBOT豆油的大幅持续走高,国内豆油价格跟进的幅度相对有限,散装一级豆油全国均价上扬40元/吨。笔者认为,之所以国内豆油价格跟盘缓慢,是因为目前国内豆油市场上进口毛豆油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跟盘的积极性不大;再者,国内豆油市场的供应仍相当充足,豆油价格上扬的动力有限。 
    受CBOT豆油期价影响,后期进口毛豆油数量减少 
    3月初CBOT豆油期价一度达到24美分/磅以上的高位,导致国内进口毛豆油到港成本达到5000元/吨以上,4、5月份国内进口毛豆油数量锐减,据悉,两月进口毛豆油总量不超过15万吨。 
    目前CBOT5月和7月豆油期价分别达到24美分/磅和25美分/磅以上,这又将再度打击国内买家的购买积极性,致使6、7月份国内进口毛豆油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国内豆油价格将受到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心理方面的。 
    后期还有两点明显的不利因素将对国内豆油价格产生冲击,从而抑制国内豆油价格上扬空间。 
    首先,进口大豆数量仍旧很大,豆油供应仍比较充足 
    虽然进口毛豆油减少使我国豆油供应总量有所减少。但是3、4、5月我国进口大豆平均数量保持在250万吨以上,庞大的进口大豆数量,标志着庞大的压榨量,即国产豆油供应量。由于进口毛豆油和进口大豆之间存在一定替代性,进口毛豆油减少,进口大豆必然增加。 
    其次,棕榈油、菜油使用范围扩大,挤占豆油市场份额 
    随着气温的升高,棕榈油的使用区域正由南至北逐渐增加。近年来棕榈油在我国的使用量和使用领域不断扩大,从黑龙江到广东的广阔区域内都有棕榈油在食品加工、工业、食用中掺兑使用。5月份后,豆油在国内油脂消费中所占份额将大幅被棕榈油挤占。 
    再者,5月份南方油菜籽陆续上市,南方市场面临新油上市,陈油抛货。陈菜油的抛售和新菜油的大量供应,将对国内菜油价格产生一定冲击。 
    就油脂市场本身而言,后期的影响因素已经比较明显。笔者认为,后期影响国内豆油价格的关键性因素将是豆粕行情这一外部因素。 
    如果5月份国内豆粕行情能如业内预期转好,油厂利润得到恢复,压榨积极性将提高,豆油的供应量也就随之增加,进而将限制豆油价格上扬的空间。而一旦国内豆粕行情无法如期转好,国内将有部分油厂面临停产、限产,国产豆油供应量将减少,由于同期的进口毛豆油数量也相对较少,国内豆油市场很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短缺,从而导致国内豆油价格出现宽幅整理。 
    当然,如果豆粕价格上涨,将带动国产大豆收购价格走高,进而对东北地区豆油价格产生成本支撑,而出现与沿海地区豆油价格不同的走势。(作者:孙继学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