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节前彻查“硼砂粽”返青粽叶引发铜中毒

2006/5/23 11:39:58 来源:新京报

    使用“食品硼砂快速检测试剂盒”,10多分钟就能为一个粽子“验明正身”。昨天,北京市工商局透露,今年端午节前将重点防御“硼砂粽子”,目前已为全市工商所配备了检测试剂。 
    据了解,为使粽子卖相好,更具粘性,或在糯米中掺杂其他米,一些不法商家在粽子中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硼砂,添加了硼砂的粽子不粘粽叶,弹性增加,吃的时候口感较好。对此,市工商局消保处负责人表示,鉴于去年外地出现的“硼砂粽”现象,今年北京端午节将重点防御“硼砂粽子”,目前已配备“食品硼砂快速检测试剂盒”,统一购买硼砂检测试剂,配发给全市23辆快速检测车及152个工商所。这种试剂可在10-15分钟快速检测出粽子是否含有硼砂。

    昨天,东城、通州工商分局已率先使用“新武器”,对辖区的美廉美、大顺斋、稻香村、易初莲花超市展开快速抽检,尚未发现“硼砂粽子”的踪迹。

    工商部门指出,国家明令禁止硼砂在食品中使用,硼砂在进入胃部之后会刺激胃酸分泌,严重时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市民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最少15分钟,粽子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5℃以上,并应避免长时间贮存。

    ■相关新闻 中消协:“返青”粽叶引发铜中毒

    包裹粽子用的粽叶有可能被浸入工业硫酸铜中进行“返青”美容,过量会引发铜中毒。昨天,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特别提醒消费者要警惕返青”粽叶。

    据中消协介绍,为保持粽叶新鲜诱人,一些商家采用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而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引起铜中毒。

    如何识别“返青”粽子

    中消协提示:一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绝不会有青绿色;二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叶香味不浓,有淡淡硫磺味;三辨煮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