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湖南质检局力铲除妨碍食品监管的“坎儿”

2006/6/13 11:29:13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据统计,2005年,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万多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各种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超市和经销网点39385家次,查处违法案件4193起,查获各种假冒伪劣食品标值1.5亿余元。在被端掉的651个制劣售假窝点中,有95%以上的窝点藏匿在城乡接合部的出租房内。

    今年6月1日,长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别在雨花区黎托乡川河村和粟塘村的民房内查获了两个无任何证照、卫生条件极其简陋的食品加工作坊。执法人员当场对200余件问题食品进行了现场封存。

    6月2日,当记者随同执法人员来到川河村的生产窝点时,所有被封存食品消失得无影无踪,将房屋出租的业主也不知老板的去向,还责怪质量技监局坏了他的生意。

    在粟塘村的生产窝点,房屋的业主将大门锁住,表示这房子是她的,她有保护租赁者的义务和权利。在经过20分钟的劝说无效后,执法人员只能强行将门打开。记者在现场发现,该窝点生产的“好吃多”膨化食品没有QS标志,包装上也没有厂名厂址,部分生产原料已经发霉,而且该窝点生产的膨化食品的颜色可以用艳丽来形容,显然超量使用胭脂红和日落黄。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假劣食品生产窝点。然而,房屋的业主却一把抓住一位执法人员作为人质,并要扣下其身份证和执法证。尽管执法人员不停地向业主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但该业主不仅不听劝阻,反而抓住执法人员撒泼、恶言相向,态度极为恶劣。

    一年多来,随着食品监管重心的下移、协管员的配合以及执法人员巡查的加强,假劣食品生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在一些交通状况差、远离市区的近郊农村,大量自建的房屋成为了造假制劣者最好的隐蔽场所。没有相关的租赁合同,业主对租赁者生产什么、有没有相关证照从不过问,只要给钱就行。在打假现场,将房屋出租给假劣食品生产者的业主以及附近村民围攻执法人员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一些业主甚至说,只要吃了不死人就没事,随便他(指生产者)生产什么。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规范了有证有照有实力的企业,食品的质量状况也随之大幅提高。而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都是食品小作坊生产的,基本销往农村或是中小学校附近的小摊点,也是监管真空地带。这些小作坊大多喜欢藏匿在城乡接合部的私人住房中,一是租住价格便宜,二是偏僻难寻,三是出租者及周围居民素质相对较低,属于法盲一族。因此,虽然有《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一条作依据(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没收全部运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质量技监部门没有相应的手段,无法对把房屋出租给造假制劣者的业主进行惩处。因此,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的城乡接合部的出租房就成为了劣质食品最好的生产地点,也成为了食品监管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湖南省质量技监局副局长陈立新表示,虽然执法打假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但作为食品安全的主管部门,必须认真履行从源头抓质量、从源头打假的职责。在6月份开展全省食品专项集中整治行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政府满意,让百姓放心。(王融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