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假酒暴利 工商所一个月内连查四案

2006/6/30 11:07:22 来源:糖酒快讯

    贵阳一工商所一个月内接连查获4起销售假酒案。工商执法人员表示,超过5倍以上的暴利,促使造假售假者不断铤而走险。

    昨日在贵阳市北京路工商所,执法人员指着一箱箱假酒告诉记者,“这一月内,仅我们所就查获4起假酒案。”

    5月下旬,该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在北京路一烟酒店查获假冒某知名品牌白酒12箱,案值上万元。6月14日,该所便再次接到举报,在乌当区新添寨一烟酒店查获假冒某知名品牌白酒10箱,案值上万元。6月20日,该所又在宝山路一批发市场,及该路段一烟酒店内,查获两起假酒案,案值超4万元。

    该所一位执法人员说,“超高的利润,使造假者铤而走险,而造假手段之高超,销售模式之隐蔽,也令消费者、生产厂家防不胜防”。

    执法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一箱假冒习酒,仅在销售环节,一般烟酒店的进货价仅在100余元,而其销售价则超过500元,利润达5倍之多。而如果算上生产环节所赚的高额利润,销售一瓶假酒的利润普遍在10倍以上”。

    该执法人员透露,目前多数制假窝点则钻法律“空子”,采取“订单”模式制售假酒,不在制假窝点存大量货物,以逃脱法律制裁。

    据了解,这些制假酒者通常与一些饭店、酒店、娱乐场所、烟酒店等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这些营业场所向造假者低价提供真酒的空酒瓶和外包装,造假者则低价向酒店提供各种假名酒。同时,酒店、烟酒店等营业场所采取“下订单”的方式,向制假者列出所需假名酒的品种,制假窝点按“订单”生产,不留存货,不留账目,造假者不必四处推销假酒。

    而该市工商部门近期查获的制售假酒案显示,假酒生产已从最初的劣质包装加劣质酒灌装,发展到利用原厂技术生产假冒酒,用真酒瓶、标签、防伪标志等进行包装的“高水平”制假。

    为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喝酒前,切记要自己揭开酒的封口标识、撕酒盒、开酒瓶,验证其真伪。喝酒后,务必毁坏或带走酒瓶,这样可最大限度堵住不法商家为造假者提供造价“工具”的机会。(金明 胡雪乔)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