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南澳、濠江等将形成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

2006/7/20 14:51:22 来源:网友
    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我市将结合自身职能和渔业特点,加快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民增收;扶持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开辟新的就业路子,进一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和谐,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

    据悉,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渔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坚持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从四个方面推进科技与制度创新,围绕构建先进的水产养殖业、稳定的海洋捕捞业、发达的水产品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和繁荣的休闲渔业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发展效益型特色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南澳、濠江、澄海、金平等县区要把发展海水养殖业作为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重点,选定的优势品种,按照突出优势、配套提高、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本地出口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通过项目建设与示范带动,完善质量监控,形成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二是引导小马力底拖网渔船转向流刺、钓业、笼捕等作业,并通过逐步淘汰小马力渔船,鼓励渔民以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大马力渔船转为深外海流刺兼钓业,开发台浅渔场及开辟新渔场。三是大力支持发展水产品加工出口业,支持加工企业自办养殖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水产加工出口业。整合现有水产品出口企业优势,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大原产地标记的申报力度,扩大我市水产品在国外市场中的份额,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拳头产品。四是组织实施人大扶持渔业龙头企业议案,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对已经获得市渔业龙头企业的企业要加强监管和跟踪服务,落实优惠政策,发挥其在渔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培育、评选一批市级渔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我市渔业龙头企业的规模与数量。通过落实扶持渔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推动渔业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重点渔区,我市将以渔港建设为突破口,发展渔业二、三产业,推进渔村城镇化建设。按照现代渔港经济区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增强渔港的整体功能,把渔业生产、渔船修整、水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渔业、餐饮服务结合起来,带动渔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渔区村容村貌。当前主要任务是加快海门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同时做好达濠渔港申报国家一级渔港和云澳申报为国家中心渔港的各项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