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洋葡萄酒中国招商策略生变

2006/8/9 15:37:32 来源: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在广州举办的2006广东国际酒饮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上,来自智利、美国、瑞士、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及中国的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酒委会纷纷亮相,携本地企业来中国内地淘金。 
    在欧美许多国家的葡萄酒成为一种“过剩”产品之时,盛产葡萄酒的国家扎堆来打中国市场的主意。“在海外很多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和市场需求已经出现负增长的时候,中国市场对于葡萄酒的需求却在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广州酒协的掌门人李唐一语中的。  
    受阻 
    “洋葡萄酒要想通过传统渠道在中国市场实现招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行业专家战吉成指出。最近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逐步实现了品牌的高度集中,中国市场上,张裕、王朝、通化和长城(沙城)就占到了市场份额的54%。 
    另外一方面,葡萄酒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商超、餐饮、夜场。销售还主要靠推销。在招商过程中,企业更多的是考核经销商的网络以及经销商所经营的产品结构。餐饮终端是葡萄酒销售量最大的渠道,对于高档餐饮终端的强势介入,成为部分实力企业提高赢利率的必然选择。国内葡萄酒企业已经在餐饮终端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洋葡萄酒要想进入很难。 
    在酒博会上,记者随机对参观的经销商进行抽查,发现很多经销商只熟识葡萄酒生产国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却很少有人能说出这些洋葡萄酒的品牌。 
    品牌的弱势、昂贵的物流成本、价格上的劣势,海外洋葡萄酒品牌要突破原有固定的渠道,杀进中国的主流渠道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借道 
    “随着人们对葡萄酒认识的增加和经济实力的提高,追求个性化的葡萄酒俱乐部将会逐渐成为高档葡萄酒消费的主力终端。因此通过走高端路线来实现洋葡萄酒的招商不失为一良方。”战吉成指出。 
    据了解,在很多大城市,特别是上海,许多国家的酒委会都通过组建俱乐部的形式帮助该国家的葡萄酒企业在完成中国市场的招商。由于许多海外葡萄酒企业的生产规模的限制,就决定了只能通过整合高端渠道,例如高档西餐厅、高端社交酒会的承办企业。酒委会在组建俱乐部和举办活动的时候,一般会邀请该国家比较有竞争实力的葡萄酒企业和高端渠道商同时加入俱乐部,并且不定期地开展见面派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和活动,为该国的葡萄酒企业和中国高端红酒经销商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 
    像智利、美国、瑞士、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及中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酒委会纷纷事先出面和中国内地有关部门进行衔接互动,希望在各种活动中,通过双方政府互动来实现招商。 
    在本届酒博会上,记者了解到,很多国家的葡萄酒出口能力远不及法国酒。于是,他们纷纷开始效仿法国的成功经验,加强了与政府的协作来进行招商。瓦伦西亚自治区对外贸易局上海代表处自成立后,就致力于向西班牙方面提供中国的市场信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