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做大做强做久 双汇力争成就食品工业“王中王”

2006/8/10 10:15:42 来源:视野周刊
    “说河南是食品工业大省,只因为有双汇;说漯河是食品名城,更是因为双汇”这句话形容得一点都不为过,双汇的牌子已经家喻户晓,如今的双汇发展情况如何,“品牌万里行”的全体成员来到了座落于漯河市的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据双汇董事长万隆的介绍,2005年双汇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食品行业第一家、河南省首批销售超200亿元的企业,位居2005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73位,双汇品牌评估价值高达106亿元。集团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000人,年加工生产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万吨,屠宰生猪1000万头。

    面对双汇如今取得的成绩,谁又能想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双汇却是一个资不抵债的地方小型肉联厂,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

    如今我国的肉类工业竞争异常激烈,同质化的现象严重,双汇靠什么来维持自己品牌优势、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领跑地位?万隆说道:“我们有两个优势,一是对新产品的研发,二是食对品安全的严格把关。”

    据了解,新产品的销售占比达到了10%-20%,“生产一代,研究一代、储存一代”更是双汇人的发展宗旨。而对于食品的安全质量,万隆强调从原料源头把关,据有关媒体报道,双汇“十一五”规划将投资100亿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5年内大力发展养殖业。在生产线上,工艺技术上均采用最先进的工艺,如:生猪屠宰、分割生产线引进了欧洲最先进的真空放血回收、蒸汽烫毛、二段冷却排酸、同步检验、精细分割等工艺,整个生产过程的温度、湿度、速度电脑控制,实行全预冷、精细分割和规模化冷链生产,保证了肉品的新鲜、卫生、营养、和安全。

    把双汇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一直是双汇人的目标,也是漯河市政府以及河南省政府的期望,计划至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使双汇的肉类产品进入世界行业前三强,为“十二五”末达到1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品牌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由省政府及漯河市政府积极推进的双汇国有股权转让方案无疑引发了一场我国食品工业的地震,由此带来的外资控股与发展自主品牌的矛盾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万隆对此表示,自己对外资控股并不担心,因为双汇的牌子还在,员工还在,工厂还在,管理层更是我们自己的人,而通过股权转让带来的直接利益将是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双汇打造国际一流品牌奠定了基础。

    品牌的推进可能比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的过程还要漫长,尤其是在食品工业,地方保护无疑是最大的企业扩张壁垒,今年4月,双汇斥资1.9亿建350多家连锁店的宏大计划也因种种原因搁浅,由此可见即使像双汇这样的企业,要充分做好国内的市场,仍然有很多的路要走,而把品牌做大做强做久,更是双汇人需要坚持走的不移路线。
刘韧锋/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