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啤酒节走上平民化路线

2006/8/16 9:55:59 来源:网易
    “去年一串鱿鱼要10元钱,今年5元钱就能随便挑,在啤酒节上吃顿饭跟平常在街头餐馆的花费已经相差无几了。”14日晚,在汇泉广场逛节的市民王中开一家在走了几个小吃摊之后发出如此感慨。让王先生感觉啤酒节越来越贴近他的原因,是啤酒节走的日渐突出的平民化路线,而正是因为这个思路,使得啤酒节有了更加深厚的节日根基。 

    到啤酒城里转转,几个绿色的“平价菜”标志牌格外醒目。在一个啤酒大棚里点了八个凉菜,喝了两扎啤酒的郭先生和三个朋友总共花了不到200元钱,郭先生说,这种消费水平即使在外面的酒店里也不过如此。崂山区物价所张所长告诉记者,标志牌上的八个菜是喝酒时吃的最多的下酒菜,比如40克的肉串、20克的板筋串、30克的牛柳串、40~45克的鸡心串、35克的鸡肉串每串都不超过两元,100克的鱿鱼爪不超过5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价菜的价格实现了与市场价格的基本一致。

    在东西会场,往年与啤酒大棚合作的星级酒店少了。一些啤酒大棚与平民菜馆合作,推出了平价菜、平价酒。除了酒菜平价之外,啤酒节西部会场和登州路会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把参节游客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市民和游客。“即便不花钱,也可以到广场上去看演出、听音乐,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气氛。”从河南洛阳来青岛打工的小伙子张开明告诉记者,他去过很多城市打工,但像啤酒节一样对他们这样的新市民不设任何门槛的节日几乎没有。平民化的力量可以用数字来说明,啤酒节开幕到14日,3天时间三大会场参节人数超过100万,饮酒数量超过25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还多。

    青岛国际啤酒节顾问林醒愚认为,一个成功的商家不会在乎16天的盈利与否,而是在于节庆经济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反馈,维护市场的长久稳定。同时,只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啤酒节作为群众性的节日才具备深厚的根基,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