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行业分析:从大米的消费变化看市场走势

2006/8/31 14:25:08 来源:网友

    谷物类粮食主要是稻米、小麦、玉米。随着人们生活不断改善,谷物类粮食分类使用的走势日趋明显,即玉米饲料化、工业化,面粉多用于早点、糕点等方便食品,大米直接食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据2004年我国粮食消费的调查统计,城乡居民口粮中,大米占59.4%,小麦占29.6%,玉米占4.55%;饲料用粮中,玉米占52.8%,稻米占12.45%,小麦占5.68%;工业用粮中,玉米占37.71%,小麦占18.95%,稻米占18.29%。正因为大米已成为城乡居民口粮的主食,其数量和品质变化都直接影响粮食的供求形势,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稻米消费比重不断提升

    我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60%。近年来,北方稻米生产发展很快,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不断扩大,也引起了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是粮食消费总量中,稻米比例下降。20年前,在粮食消费总量中稻米占50%以上,2004年只占38.55%。随着直接食用减少,间接食用扩大,稻米在消费总量中处于下降趋势。

    二是在直接用粮中,大米比例不断上升。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近20年城市销量增长83%,城乡总销量上升约10%,稻谷的86%用于口粮。随着北方农村食用大米人口的增长,直接食用的大米比例还将上升。

    三是大米消费总量中,优质米、粳米比例上升。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10%,粳米需求量增加1.3%。随着北米南调,许多原来以籼米为主食的南方人,逐渐接受粳米,有的还把粳籼混煮,改善柔软度。粳米市场呈现出扩大趋势。

    稻米市场将基本平稳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需求国。国际市场年度总交易量也只有2000多万吨,不及我国需求的15%。当前直接影响稻米生产的有三个要素:一是国家粮食产业政策,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三是自然条件对生产稻米的影响。从近20年我国稻米生产、消费变化轨迹看,其走势大致是生产区域集中化、品种品质优良化、直接食用范围扩大化。

    从今后一个时期大米总量而言,大米年度总产量和总销量大都在临界点上,回旋余地小,调节空间有限。加之稻米生产又是受气候影响较大的粮食品种,也增加了不稳定性。所以说,大米市场走势的稳定是相对的,除有赖生产稳定增长外,还必须借助专储粮及进口大米予以调节。

    从大米生产、消费区域布局和品种、品质结构看,大米市场价格可能趋向走高。这是因为:第一,稻米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近10年来,广东、浙江、江苏因发展工业调减稻田每年减少稻谷产量1000多万吨,而黑龙江一个省就增加近千万吨,这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但长距离运输的不确定性和稻米运输成本的增加,也可能引发市场的不稳定性。第二,据有关资料显示,约86%的稻米用于口粮,但当前稻米总量中有近25%因品种欠优而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不论是数量还是品种品质,都扩大了供不应求的矛盾。从区域和品种品质看,即使总量供求平衡,也会因区域和品种的差异而造成市场阶段性、季节性或局部性的不稳定。

    就今年上半年及当前稻米市场看,形势是相对稳定的,因为2005年度稻米是增产的。据2005年12月底统计,国有粮食企业比上年同期多收购100多亿斤,这既奠定了大米市场稳定的物质基础,也淡化了整个社会的风险意识。就稻米价格而言,由于社会对粳米需求扩大,有可能继续维持高价位;2005年晚籼稻生产后期病虫害多,粮食品质欠佳,有的从食用健康考虑,认为晚稻使用农药多而偏爱早籼,三季度则要看早稻年景和国家的收购政策。

    总之,大米是粮食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不论从总量看还是从区域、品种上看,都要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为此,要认真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更加重视粮食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继续实施稻谷最低价格收购政策,稳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单产,以保证大米的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要从改善良种和优质优价两个方面做工作,不断改善水稻品种和提高品质。

    在优化大米品质方面,也要很好地普及科学知识,改变只重口感而忽视营养的倾向,让大米市场更加丰富、稳定、繁荣,让大米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